卜大中|新聞媒體的昨日、今日、明日(1): 本次選舉的媒體百態
這次台灣選舉媒體的穿針引線功不可沒,透過多元的媒體平台,讓台灣的媒體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數位時代新的民眾認知工具的角色,進入了多面向、快速、互動以及圖文影像豐富的時代。古老傳統的巫師行業如今披上網路的外衣,成為頭上長天線、兩眼放閃電的新世代巫師──數位媒體。
Read More這次台灣選舉媒體的穿針引線功不可沒,透過多元的媒體平台,讓台灣的媒體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數位時代新的民眾認知工具的角色,進入了多面向、快速、互動以及圖文影像豐富的時代。古老傳統的巫師行業如今披上網路的外衣,成為頭上長天線、兩眼放閃電的新世代巫師──數位媒體。
Read More幸運的是,資深記者何榮幸和我與夥伴們一起創辦了「報導者」。那也是我第一次參與從無到有成立一個媒體。從可能的捐助者,到打算邀請的董監事,再到海選記者,我們兩人希望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模式。⋯⋯
Read More「一個有深度內容並能與公眾——尤其是年輕世代讀者——對話的媒體如何可能?
一本雜誌該如何紀錄與介入一個時代的文化呢?」
這是我過去十年不斷在思考的題目。幸運的是,我有機會在台灣和香港、在不同媒介上,進行幾場媒體實驗。雖然不知道是否成功,但起碼,希望可以打開一些通往未知世界的門。
這場攝影大叔們的分享盛會,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理事長、《光華雜誌》攝影組召集人莊坤儒主持,邀請《法新社》資深攝影記者Sam Yeh、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評審劉子正、區國強與本次2019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贏得評審團特別獎的《端傳媒》攝影記者林振東進行對談,齊聚一堂探討:攝影記者在新媒體時代如何逐浪而行?攝影的本質為何?又要怎麼看待新的媒材與社群?
Read More在如今網路盛行的年代,各式資訊快速風傳,為了抓住喜新厭舊的人們目光,媒體轉往追求更多的視覺刺激,而相較於靜態平面照片,具備視聽效果、且能完整還原事件的影片又更具優勢。再加上自媒體的興盛,令人不禁想探問:在目前社會中,新聞攝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究竟為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