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新聞專業

卜大中|媒體的昨日、今日、明日(8):新聞裡躲藏的性別歧視魔鬼

在媒體裡面,女人即使高雅莊重、氣質不凡,但仍然不是傻瓜就是無知,隨便看都發現這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現象。社會學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說,歐洲中世紀的裸體畫與現在的大眾媒體,尤其是廣告,呈現女人的方式如出一轍——女人的樣貌就是她處在一個被支配的的權力位置中的模樣⋯⋯

Read More

周傳久|從建設性新聞學思考防疫報導

當疫情持續不去,民眾對媒體資訊需求提高,撇開本來就帶有偏頗立場的媒體,一般媒體疫情報導如何提供更有品質的內容?還有許多討論空間。 這時想到過去幾年從歐洲公共電視擴散開、贏得迴響的「建設性新聞學」,似乎讓我們有更多角度可思考怎樣選擇和處理報導,對讀者最適切。

Read More

札克利|疫情嚴峻之際,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媒體

打開電視、電腦、手機,網路上遍佈各種有關肺炎疫情的資訊。這場全球性的大規模傳染病疫情,突顯出媒體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以及記者搜集、整合和查證訊息的重要性,現在人們對於有關疫情的即時訊息及能信賴的新聞都有強大需求,對資訊的渴望在這次疫情中表露無遺。⋯⋯

Read More

卜大中|媒體的昨日、今日、明日(7):五毛黨 八毛黨 都是共產黨

新出現的個人化數位記者或評論員⋯⋯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只要是在網路上張貼親共的帖子,幫中共抹黑、打擊異己,就可以領到金錢報酬,以前是每則 5 毛錢人民幣,打手們因此被笑稱為「五毛黨」。據說最近加薪,每則長到 7 或 8 毛錢,江湖上也將改稱為「八毛黨」。

Read More

找回新聞的第四權功能:《紐約時報》的調查報導實踐

《紐約時報》創立於 1851 年,1896 年阿道夫・奧克斯(Adolph Ochs)接辦《紐約時報》後就確立了《紐時》的新聞報導原則:「力求真實,無畏無懼,不偏不倚,並不分黨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紐時》近來發布一系列專欄,向讀者揭露他們在工作中如何達成新聞實踐,堅守新聞價值。⋯⋯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