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新聞專業

胡元輝|資助平台式微,公眾參與不死!──weReport劃下休止符的前思與後想

weReport 的「謝幕詞」終於完成與公布了。儘管如此,還是覺得有必要對群眾資助新聞機制的未來提供一點經驗與想法,供後來者參考。畢竟全球的「群眾資助新聞業」並未走入歷史,台灣新聞類群眾資助平台雖然趨於式微,但原因未必在於新聞業沒有此項需求,而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

Read More

實體新聞編輯室即將消失?新聞社區化或成為解決之道

此起彼落的電話聲與電視新聞輪播監測、手指不停在鍵盤上敲打的聲響、交雜不同觀點的討論聲⋯⋯這些聲音充斥在新聞編輯室裡,使著許多人每日重要資訊來源的生產地充滿著生命力,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社群媒體的運用稍稍讓這些聲音變少,新聞工作者是否有想過會有這麼一天再也無法聽到以上任何聲音?

Read More

王結玲|編輯才是新聞中心內的核心人物

「在即時新聞爆炸的環境裡,讓觀眾有系統地掌握新聞脈絡及重點。十點不一樣讓人看見了突破一成不變的環境,求新求變的努力。」評審的寥寥數語,充分肯定了《十點不一樣》九度入選、三度榮獲卓越新聞獎「每日新聞節目獎」的用心。由於頒獎當天王結玲不克出席,本報記者特別與王結玲進行線上專訪⋯⋯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