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訴訟來勢洶洶!Facebook、Google 兩大科技巨鱷簽合作協議
在國際局勢風雲詭譎之際,台灣作為亞太區域地緣樞紐,及比起周邊國家相對活躍的議題開放與社會參與風氣,是否具有足夠的格局發展成亞洲媒體中心?在拜登當選後,中美外交關係如何潮湧仍是未定之天。此際,台灣可以如何認知自己國際傳播上的地位與現況,又如何好好準備,抓住瞬息萬變的時機?
Read More在國際局勢風雲詭譎之際,台灣作為亞太區域地緣樞紐,及比起周邊國家相對活躍的議題開放與社會參與風氣,是否具有足夠的格局發展成亞洲媒體中心?在拜登當選後,中美外交關係如何潮湧仍是未定之天。此際,台灣可以如何認知自己國際傳播上的地位與現況,又如何好好準備,抓住瞬息萬變的時機?
Read More後疫情時代,為了因應病毒的擴散,許多國家都採取了緊急應變的措施,無形中,政府的權力擴張了,全球不論民主或極權國家,新聞自由都大開倒車。在這個新的變局中,民主政府究竟該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又要如何應對在疫情影響下增加的不實訊息?
Read More在國際局勢風雲詭譎之際,台灣作為亞太區域地緣樞紐,及比起周邊國家相對活躍的議題開放與社會參與風氣,是否具有足夠的格局發展成亞洲媒體中心?在拜登當選後,中美外交關係如何潮湧仍是未定之天。此際,台灣可以如何認知自己國際傳播上的地位與現況,又如何好好準備,抓住瞬息萬變的時機?
Read More黃子明說,不論是現在的香港,或是戒嚴時期的台灣,參與社會運動的抗爭者對於媒體紀錄的影像,其實都抱著一定程度的擔憂,恐怕這些影像成為日後當權者清算的工具。因此,在台灣早期的街頭運動裡,群眾攻擊攝影者是非常普遍的狀況。
Read More「我們終於可以好好說話了。」台灣解嚴的那天晚上,資深記者李雪莉的父親對她說。當時還是中學生的她並不清楚那句話的含意,多年之後回顧才發現,這句話貫穿了她整個生命的核心。李雪莉分享她浸淫新聞界多年的心得:從商業媒體到公共媒體的箇中原由、新聞工作的典範轉移,以及新聞界的性別平權觀察等。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