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三X葉浩|重建公共性:我們的新聞媒體和社會怎麼了?
一開場,由葉浩先向馮建三提問,爾後在反過來,但有趣的是,兩人的問題皆不約而同,繞在同一個核心上一一以 BBC 為準的媒體典範。馮建三解釋 BBC 如此受人推崇、被認為是具備公共性媒體典範的原因;葉浩也認同馮建三的看法,但他認為,除了仿效 BBC 以外,新聞媒體還有其他可能典範。⋯⋯
Read More一開場,由葉浩先向馮建三提問,爾後在反過來,但有趣的是,兩人的問題皆不約而同,繞在同一個核心上一一以 BBC 為準的媒體典範。馮建三解釋 BBC 如此受人推崇、被認為是具備公共性媒體典範的原因;葉浩也認同馮建三的看法,但他認為,除了仿效 BBC 以外,新聞媒體還有其他可能典範。⋯⋯
Read More2020 年 Covid-19 疫情肆虐全球,傳統媒體被迫數位轉型。封城之下閱聽用戶掌握了前所未有的權力。然而,身在社群媒體豢養的流行文化中,人們的選擇權又如同海市蜃樓。在這個看似消費者最大卻又虛幻的年代,為了迎合閱聽大眾的品味,媒體業產生重大變革。
Read More社群媒體有關企業致力於處理社群媒體平台上關於美國總統大選,COVID-19 大流行等方面的誤導性訊息,但很大一部分美國人仍繼續依靠這些網站來接收新聞。根據調查顯示,約有一半的美國成年人(53%)表示他們「經常」或「有時」從社群媒體接收新聞,並且以同樣的方式使用許多不同的網站。
Read More近十年,傳統新聞業受到網路衝擊,收入下降;另一方面,網路發展也帶動新型態媒體的興起。究竟,面對急速變動、日新月異的傳播科技,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什麼樣的傳播政策,能夠保障並提升整體的媒體環境,進而保障媒體提供公共討論的本質,維護民主社會的發展?
Read More現在,媒改社與關注民主的人仍可努力,或許願意開始共謀,規劃未來三年的重要工作,提出「2024傳播政策」?這是量力而為,也是策進自勉。容請提出拋磚引玉的想法,暫以「兩年串連,一年推廣」,說明如後:串連有心人,眾志成城擘劃「2024傳播政策」⋯⋯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