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東亞日報》英雄計劃 讓記者找回使命感
2018年,時任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為了鼓勵員工創新,提出一項「20%法則」,意指員工將80%的時間花在日常的工作上,另外20%時間專注於個人有興趣的專案。試問,類似的管理方法若採用在新聞編輯室的記者會如何?
Read More2018年,時任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為了鼓勵員工創新,提出一項「20%法則」,意指員工將80%的時間花在日常的工作上,另外20%時間專注於個人有興趣的專案。試問,類似的管理方法若採用在新聞編輯室的記者會如何?
Read More近年美國校園大規模槍擊案頻傳,其中包括多起校園槍擊案,公共安全、校園安全、乃至於槍枝管制問題,再度引發美國社會廣泛討論與關注,共和黨、民主黨兩大黨的關注焦點也包研議設法預防此類案件的槍枝管制「紅旗法」立法,而對於新聞媒體記者而言,如何採訪大規模死傷的社會悲劇,向來是新聞從業者的難題。
Read More日本放送協會NHK放送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岩城正和在2022公共電視國際研討會中,向與會觀眾分享NHK因應數位轉型的技術開發。他強調,從過去以電波播放獨佔式內容的形式變成現在的網路傳播模式是很大的轉變,每個國家都面臨類似的數位轉型挑戰,在此之中數位最大的武器就是「數據」。他強調:「我們要透過內容製作來累積數據、活用數據。」
Read More隨著AI(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全世界的許多產業早已盡力追求產業的自動化。《歐亞評論》(Eurasia Review)網站11月曾刊登Podcast編輯羅伯布魯門(Robert Blumen)在美國米塞斯研究院(MISES Institute)發表的文章,布魯門文章中指出,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機器人就不斷地在取代人力並完成大量的製造工作。
Read More「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這群人在第一排看戲」邀請到資深攝影記者楊永智,細數那些自新聞攝影誕生以來,一次次影響、改變人們「觀看」方式的攝影巨擘,也談及他所觀察到的台灣新聞攝影困境。
楊永智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時報週刊》攝影組主任、世新大學兼任講師,現為NGO攝影志工。著作包括《失落的族群》、《它們是歷史的目擊者》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