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大躍進,但AI會取代新聞工作者嗎?
隨著AI(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全世界的許多產業早已盡力追求產業的自動化。《歐亞評論》(Eurasia Review)網站11月曾刊登Podcast編輯羅伯布魯門(Robert Blumen)在美國米塞斯研究院(MISES Institute)發表的文章,布魯門文章中指出,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機器人就不斷地在取代人力並完成大量的製造工作。
Read More隨著AI(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全世界的許多產業早已盡力追求產業的自動化。《歐亞評論》(Eurasia Review)網站11月曾刊登Podcast編輯羅伯布魯門(Robert Blumen)在美國米塞斯研究院(MISES Institute)發表的文章,布魯門文章中指出,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機器人就不斷地在取代人力並完成大量的製造工作。
Read More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RISJ)近期公布2022年數位新聞報告,表明過往兩年因全球新冠疫情造成新聞訂閱激增的景況,目前已趨於平緩。 RISJ自2012年以來每年都會發布年度數位新聞報告,今年選在1月和 2 月,對 46 個國家9萬多名受訪者進行數位新聞消費的調查,並在美國、英國和巴西直接和閱聽人進行了訪談。
Read More「他總能帶來人們預期中的驚喜!」菲律賓記者在推特上寫下這段話,諷刺打壓媒體自由的杜特蒂政府,在執政的最後一天勒令新聞機構《Rappler》停業。
Read More1993年,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的5月3日定為「世界新聞自由日」,旨在提高新聞自由的意識,並提醒各國政府重視言論自由。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同日公布了《2022年新聞自由指數》報告,並以「兩極化的新時代來臨」為當今全球資訊傳播現況,做了註解
「新聞自由指數」調查了180個國家與地區的新聞自由情況,由最佳到最差依序可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狀況良好」(Good situation)、「狀況尚可」(Satisfactory situation)、「有問題的」(Problematic situation)、「情況嚴峻」(Difficult situation),與「極其嚴重」(Very serious situation)。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