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新聞產業

卜大中|花凋:再見了,剛滿 18 歲的青春《蘋果》——從創刊到退休,15 年蘋果總主筆的反思心得

《台蘋》在台灣橫空出世,對報界的衝擊十分徹底,多數舊制規矩遭到顛覆,典範被迫轉移,《台蘋》帶動的報業變革也出現驚駭之美。從創刊到退休,我在《蘋果日報》擔任總主筆 15 年整,經常回想《台蘋》的種種,一直覺得《台蘋》與其他台灣的報紙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Read More

何鉅華|疫情折騰下🇬🇧傳媒業內對前景並不悲觀

疫情肆虐年多了,也總有一天會過去吧!媒體從業人士怎看呢?英國《新聞公報》最近做了個調查嘗試找出答案,發現大多數人現在雖然已不那麼悲觀,但很多都認為未來日子縱使解封來臨,大家的工作方式都不回會到老樣子。這項研究很大程度反映了疫情如何改變了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

Read More

抗議報導也會不一樣?新聞處理自由派與保守派的雙重標準

休士頓大學助理教授桑默・哈洛分析了 2014 年約 1,500 份與抗爭相關的的新聞報導,她發現,若是報導保守派抗議的新聞,如反對移民或反對 LGBT 權利、以及支持川普和槍枝等等的抗議活動,幾乎不太會被定義為暴動,然而像「黑命關天」這類的抗議活動則較容易被定義為暴動。⋯⋯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