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新聞倫理

NPR 公布新道德政策 有條件允許記者參與示威運動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簡稱 NPR)對其新聞道德政策提出整體性更新,闡明記者可以在現實生活或社群媒體上參與支持「人權自由與尊嚴」的活動。新政策不僅取消全面禁止「集會遊行和公共活動」的規定,也針對防止記者替爭議性議題辯護的模糊言語做出解釋。

Read More

在社群網路裡迷航:美聯社解僱案後,新聞業做好準備了嗎?

隨著社群媒體成為閱聽眾接收訊息、討論公共議題的場域,新聞業如何拿捏新聞工作者在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平台上的言論規範,是近年熱議的話題。然而,究竟新聞機構該如何在維持客觀性的前提下,既不過度干預記者的言論自由,又能保障全球員工的安全,是當前棘手的挑戰。

Read More

🇬🇧 英國 BBC 報導王室新聞的準則為何?

BBC 不只即時播報了英國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辭世,並透過電視、廣播及網路頻道對全國播放,且取消了週五晚間的戲劇與綜藝節目,改播預錄的菲利普親王逝世專題,此舉引起廣大民眾的反彈,甚至讓 BBC 收到英國電視史上最多的民眾投訴——將近 11 萬人透過 BBC 投訴系統表達不滿。⋯⋯

Read More

方念萱|媒體性別友善的漫漫長路

2017年,在美國發起的 #MeToo 運動蔚為風潮,進入台灣之後,響應者卻寥寥無幾。「為什麼台灣沒有 #MeToo 事件?」這樣的疑問讓方念萱開始研究媒體職場性騷擾的問題。

她說,除了科技和傳播的理由,在訪談中常會聽到一個概念:沒有性騷擾,只有性得利。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