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R 公布新道德政策 有條件允許記者參與示威運動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簡稱 NPR)對其新聞道德政策提出整體性更新,闡明記者可以在現實生活或社群媒體上參與支持「人權自由與尊嚴」的活動。新政策不僅取消全面禁止「集會遊行和公共活動」的規定,也針對防止記者替爭議性議題辯護的模糊言語做出解釋。
Read MoreBBC 不只即時播報了英國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辭世,並透過電視、廣播及網路頻道對全國播放,且取消了週五晚間的戲劇與綜藝節目,改播預錄的菲利普親王逝世專題,此舉引起廣大民眾的反彈,甚至讓 BBC 收到英國電視史上最多的民眾投訴——將近 11 萬人透過 BBC 投訴系統表達不滿。⋯⋯
Read More對於台灣媒體所呈現的女性樣貌,不知道你是否有感覺?是喜歡?生氣?或是失望?或是無感?還是認為,無所謂,因為台灣的媒體呈現的女性樣貌,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沒什麼好說的呢?這些年,台灣婦女團體、性別團體很努力的推動 CEDAW、性別主流化、SDGs⋯⋯
Read More2017年,在美國發起的 #MeToo 運動蔚為風潮,進入台灣之後,響應者卻寥寥無幾。「為什麼台灣沒有 #MeToo 事件?」這樣的疑問讓方念萱開始研究媒體職場性騷擾的問題。
她說,除了科技和傳播的理由,在訪談中常會聽到一個概念:沒有性騷擾,只有性得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