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新聞背後

李宗憲|🇵🇭菲國名人採訪獨裁者兒子惹議!為何新聞專業在網紅時代更顯重要?

從台灣到菲律賓,網紅的影響力已逐漸超越許多新聞機構,但在資訊傳播上,少了新聞專業把關,就很容易淪為娘娘或貢扎加所發佈的影片,宛如被利用,成為錯誤訊息的宣傳機器。我們不能期待網紅擁有記者的能力,但每每看到類似事件就再次凸顯出新聞記者的重要性,撇開少數記者被迫做「三器」新聞,我認為大部分的記者仍具備一定專業能力,懂得如何具有批判性的報導及採訪,為人民監督政府,以及在受眾收到訊息前多次把關。

Read More

黃厚銘|疫情下自由與安全的愛恨交織

疫情爆發後,發表有關疫情或疫苗的文章往往立即遭遇粉絲退讚、臉友或粉絲因而減少的狀況。甚至有直接解友,或公開要求退讚,否則就予以解友的情形,黃厚銘認為,自由與安全這兩個互不相容的價值之間的愛恨交織(ambivalence),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些對立。而也只有了解這些對立背後的不同價值立場,才可能真正面對差異,再進一步尋求相互尊重或妥協的可能性。

Read More

梁東屏|什麼是好的國際新聞(5):烏龍新聞闖大禍

記者的生涯中,有時由於個人能力的問題,有時則是因為某些新聞在客觀上不易或根本無從查證,甚或是聽錯、理解錯,不免會寫出讓自己事後面紅耳赤的烏龍新聞,我的 20 年瞎打誤撞經驗裡,也確實出過幾次糗,但是最讓我在事發時膽顫心驚,事後惶惶不安的,莫過於 2004 年 7 月間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密訪台灣之事。⋯⋯

Read More

王瑞德|怎麼跑好社會新聞(4):社會記者可以是人間修行的志業

記者是報導者,公正客觀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一個傑出的社會記者,除了扮演採訪報導的角色之外,有時候也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台灣現在有一個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台灣北中南東都有基地,包括離島後送病患也是由他們擔任,但是很少人知道,這個單位之所以成立,是出自本人的建議。⋯⋯

Read More

美國人不支持「新聞核心價值」嗎?未必,問題出在研究方法

美國報業協會和美聯社 NORC 公共事務研究中心今年發布研究報告列出 5 項新聞的核心價值:監督、透明、求實、為弱勢發聲、社會批判。結果指出,這 5 項價值並未獲得美國人的普遍支持。不過,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實驗室創辦人班頓(Joshua Benton)撰文對該報告提出批評。⋯⋯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