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卓新沙龍紀實 No. 3/陳廷宇|獨立特派員:我們與惡的距離—談深度專題報導的挑戰
「我們的特色是不置身事外,永遠跟民眾站在一起。」陳廷宇經常提醒記者,身為獨立特派員的一份子,發想題目時要不斷的思考,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 獨立特派員什麼題目都做,但特別著重在弱勢的、人家不報的、冷門的議題,盡可能去同理那些被記錄者的心情。
Read More沈伯洋介紹道,有一種新型態的攻擊模式,從頭到尾都是空中,最有名的就是大阪關西機場事件,該假新聞源頭是河南網紅。網紅以第一人稱觀點寫出假故事,甚至有假影片跟假照片。之後,作為內容農場的觀察者網把故事寫成新聞。民眾在網上討論後,接下來,更進一步促其發散的關鍵,就是政論節目。政論節目會直接以受影響的民眾意見作為討論素材,形成輿論攻擊政府。
Read More在這種混戰中,「新聞專業」已絕對無法回復昔日的權威地位,媒體生態有點回到十八、十九世紀歐美革命風潮的黨派報章時代,但這種混亂,恐怕不是一時三刻的,需要適應及回應。我個人認為,想超越簡單的政治二元對立,不是不可能,但要做更好的媒體,追求專業,恐怕是要不斷重新建構,也要不停地回應質疑的。
Read More在這動盪年代中引領潮流的,是新聞的力量。在親保守派壟斷南韓報業市場、KBS與MBC兩大公共電視台又受親政府人士主導的情況下,有線的JTBC電視台,從MBC挖腳來善於探詢議題提問與的王牌主持人孫石熙,入主擔任社長級晚間新聞主播,在他坐鎮下,JTBC不畏權勢,開始緊咬政府與財閥各項弊端、為弱勢發聲,並向閱聽眾冷靜分析問題所在。
Read More對照自民黨在安倍政權的領導下在性別議題上極度保守的態度,這則自民黨和ViVi合作的廣告內容格外諷刺。批評者質疑,難道ViVi已經成為自民黨的官方媒體嗎?而且如果不仔細看照片,未必能發現這13款T恤在左邊袖口上印有自民黨的「陽光下的孩子」形象標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