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新聞背後

環境是所有人的事!學媒國際同步報導氣候變遷

9月23日聯合國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氣候行動高峰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主辦的《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和美國《國家》雜誌發起聯合報導行動,邀請新聞界自會議前一週的9月16日起連續一星期,在重點版面與時段大篇幅報導與評論氣候相關議題,英國和美國至少170家平面與電子媒體聯合響應。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也同步發起「讓地球降溫,台灣動起來」氣候變遷議題媒體聯合報導行動,攜手台灣新聞傳播界,發揮媒體推動社會討論與監督責任,與國際接軌一同凝視環境議題。目前已有35個媒體機構與學術單位一同響應。

Read More

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聞海|在荒涼的極權大地上,捕捉生命的印記

擅長呈現拍攝對象的氛圍,以探詢人類生命處境為拍攝目標,關懷不同狀態下的人們如何行動,是聞海紀錄片作品的特色。今年9月1日在光點台北《在流放地的影像──聞海紀錄片展》中放映的紀錄片《在流放地》,是他甫完成的新作,被中國獨立影像展總監暨藝術家曹愷評論為:「是聞海去國以後的一部懷鄉心靈史⋯⋯不同的時空交錯,覆調性地構架與演繹了一部多聲部的流亡者吟唱。」

Read More

媒體雙面刃!「付費牆」是否真是有效銷售策略?

一項針對美國傳統報紙四大收益——紙本訂閱、紙本廣告、數位訂閱、數位廣告——的研究報告顯示:
對發行量高並且有大量獨家內容的媒體而言,付費牆能提升整體營收,原因經常來自於紙本訂閱的需求提高。獨家內容較少的報紙在他們開始向讀者收取瀏覽數位版的費用後,則通常會面臨虧損。

Read More

李志德|透過壹傳媒集團,一窺付費訂閱的門道

對媒體產業觀察者而言,這個數字夠得上「千呼萬喚始出來」,因為同行們可能都想知道,以精打細算著名的黎智英,在開風氣之先跨入付費訂閱的領域時,會端出什麼樣的訂價策略,從而描繪出一個網路媒體運營生態重要的參考案例:
一位主流媒體經營者,對付費訂閱抱著什麼樣的期望?它是一套長久可恃的制度嗎?它將如何改變網路媒體的生態?

Read More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中場 No. 6/徐子涵|自動化事實查核 台灣的現實與理想

談到Facebook在自動判斷假帳號機制上的侷限,徐子涵認為與臉書的全球分工有關。他解釋,首先,要以自動化分析網路行為來判斷「真人」身份,在操作上是有困難的;其次,若是交由真人處理,臉書判讀繁體中文語意的編制雖然有三萬人,然而台灣並不被臉書視為優先市場(priority market),「講白了,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把台灣當一回事」。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