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大中|媒體的昨日、今日、明日(3):戒嚴時期媒體打的擦邊球
在那個戒嚴時代,我們新聞工作者看到隧道的遠端已經露出微光,知道黎明即將降臨,加上蔣經國政權中後期在美國和島內民主運動的壓力下,已從他父親的硬威權走向軟威權,對言論自由的箝制稍微放鬆,這一客觀現實鼓舞了崇尚民主的媒體工作者,在媒體上支持黨外運動。⋯⋯
Read More在那個戒嚴時代,我們新聞工作者看到隧道的遠端已經露出微光,知道黎明即將降臨,加上蔣經國政權中後期在美國和島內民主運動的壓力下,已從他父親的硬威權走向軟威權,對言論自由的箝制稍微放鬆,這一客觀現實鼓舞了崇尚民主的媒體工作者,在媒體上支持黨外運動。⋯⋯
Read More年輕世代傳統媒體的式微﹐讓台灣的國民黨在此次選舉中吃盡苦頭。新世代完全顛覆了傳統的老媒體的運作和傳播方式﹐從專業菁英手中搶下了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新世代的網路使用者在家裡對媒體展開了革命﹐從專業的記者和編輯手中搶走了編採權﹐全民記者(作家)的時代來臨⋯⋯
Read More這場攝影大叔們的分享盛會,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理事長、《光華雜誌》攝影組召集人莊坤儒主持,邀請《法新社》資深攝影記者Sam Yeh、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評審劉子正、區國強與本次2019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贏得評審團特別獎的《端傳媒》攝影記者林振東進行對談,齊聚一堂探討:攝影記者在新媒體時代如何逐浪而行?攝影的本質為何?又要怎麼看待新的媒材與社群?
Read More在如今網路盛行的年代,各式資訊快速風傳,為了抓住喜新厭舊的人們目光,媒體轉往追求更多的視覺刺激,而相較於靜態平面照片,具備視聽效果、且能完整還原事件的影片又更具優勢。再加上自媒體的興盛,令人不禁想探問:在目前社會中,新聞攝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究竟為何?
Read More國際記者聯盟公布,2018合共有94個新聞從業人員被殺,較2017年多12人,其中包括84個記者、攝影師和技術人員,另外有10個如司機和助手等相關工作人員。殉職者以阿富汗為最多,共有16個記者被殺。然而,記者的死亡案件中有九成的加害人未遭受法律制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