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新聞背後

李志德|香港渣華道的日與夜(1):我與你和他,怎麼變成「閱讀共同體」?

我一個台灣人,在香港福建人聚居的地方,重新加入以「港漂」為主力的《端傳媒》,這組合本身就是種隱喻,透露這家媒體的性格。2015 年 8 月,《端傳媒》在傳媒市場上出現,喊出「打造華文閱讀共同體」的口號。一句口號,代表一份理想的追求。但它的實踐路徑究竟是什麼?一項新聞產品,如何吸引使用華文的讀者「共同」起來?

Read More

田中靖人|台灣的 5 年 10 個月:對媒體環境的觀察與建議

我深信新聞報導的自由是民主主義的基石。台灣民眾雖然常批評「台灣的媒體太過自由了」,但台灣新聞報導的自由度確實可以跟世界誇耀。這是在二次大戰後歷經長久的一黨獨裁體制下,許多前人先進一起努力得到的勝利成果。如果真要說有問題的話,我認為並不是「太過於自由」,而可能是一部分的媒體將「自由採訪」一詞使用上犯了錯誤。⋯⋯

Read More

RoySen|2020 中國青年媒體人在台灣看大選|台灣2020大選觀察(下):認同的無力

選前的台北,流傳著一則都市傳說:隨便上一輛計程車,遇到的運將都是韓粉。基於觀選期間我在台北的方便抽樣,這則都市傳說的可信度頗高,排除沒心情搭理你或明確表達不會去投票的,剩下遇到的全屬藍營。有一位司機阿伯,從我的口音猜到了我從對岸來,問我來台灣玩些什麼,一來二去,就聊起了選舉。⋯⋯

Read More

RoySen|2020 中國青年媒體人在台灣看大選|台灣2020大選觀察(上):認同的角力

我見到一位中研院的老師說,「我相信,在勝負已定的那一刻,他們心中不僅失望,或許還帶著一點哀痛,因為他們沒有想到自己奉獻一生的『中華民國』成為這 817 萬票所否定的對象。那個經過戰亂肅殺,穩定繁榮,且胸懷兩岸與海外僑胞的『中華民國』,在自己所支持與認同的民主體制裡,以一張張選票,經子孫之手,否定了自己。」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