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誰是記者?」在香港,如今警察說了算
大量的新媒體工作者和自由記者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誕生,而在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後,抱著傳播資訊熱情的記者們聚集到了各個抗議場合⋯⋯不同機構和自由記者之間的關係,與其說競爭,不如說是合作,在不同的地方,各自尋找一塊拼圖,拼貼出整場抗議行動的全貌。⋯⋯
Read More大量的新媒體工作者和自由記者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誕生,而在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後,抱著傳播資訊熱情的記者們聚集到了各個抗議場合⋯⋯不同機構和自由記者之間的關係,與其說競爭,不如說是合作,在不同的地方,各自尋找一塊拼圖,拼貼出整場抗議行動的全貌。⋯⋯
Read More先有殖⺠者默許(或不在意)的開放異族認同,後有長期的國族重建歷程,讓香港的⾔論不需配合固化的國族及其治理系統,能有多樣或甚⾄是實驗性的想像。可以說香港新聞業的⾔論⾃由,根據在模糊的認同或其建構過程的長期空窗狀態。 ⋯⋯
Read More郭力昕認為,「當我們把複雜問題用視覺的方式呈現出來,有時候(議題)會被簡化。」或更常呈現運動被肯定、被同情、被歌頌的一面,可能忽略其他面向。例如,香港街頭的警察暴力確實存在,然而暴力的源頭,卻可能是在遙遠辦公室裡的主事者,「這個事情,該怎麼透過照片來凸顯呢?」
Read More無國界記者組織艾瑋昂呼籲台灣政府,讓台灣成為所有報導中國事務的記者們能夠自由報導的空間,藉由幫助記者們來台駐點,台灣展現自身與全球事務息息相關,以及對於新聞自由、人權和民主價值的投入。此舉必然提升國際社會對台灣至今傑出成就的認知,同時也能使國際間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的報導比例更加平衡。⋯⋯
Read More香港特區政府宣布「記者褫奪令」——不再承認「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所發出的媒體代表資格⋯⋯暴風狂雨已來、政治勢力步步進逼,香港不再是媒體人的安全避風港;處於對抗中國集權擴張第一線的台灣該如何因應時局,連結自由世界的媒體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