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有「新聞報紙」的未來(下)
對在地新聞業衰退做出最積極反應的莫過於在過去15年間成立的數百家新媒體,《紐約時報》訪問了包括三位在地數位媒體創辦人、力圖將傳統編輯室帶入數位時代的規劃師在內的多位新媒體從業人員,分享他們對脫離紙本的在地新聞如何發展的看法。
Read More對在地新聞業衰退做出最積極反應的莫過於在過去15年間成立的數百家新媒體,《紐約時報》訪問了包括三位在地數位媒體創辦人、力圖將傳統編輯室帶入數位時代的規劃師在內的多位新媒體從業人員,分享他們對脫離紙本的在地新聞如何發展的看法。
Read More如果將來沒有了紙本新聞,會怎樣?誰來告訴大家那些時事、講述大人物和小人物的故事?《紐約時報》邀請了幾位新媒體從業人員,分享他們對新聞業未來的看法,以及該如何完善業界當前的不足。
Read More「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讓它加速,形成一個假新聞的瀑布。」
江雅綺表示,假新聞從來不是新鮮事,在冷戰時期,俄國就有團隊專門訓練來作假新聞。假新聞不能全是假的,必須有真有假才能以假亂真,而且要加速傳播必須配合當地生活文化情境,知道那些人喜歡聽什麼,會被什麼打動,才能發展出有效的假新聞。
Read More國際記者聯盟公布,2018合共有94個新聞從業人員被殺,較2017年多12人,其中包括84個記者、攝影師和技術人員,另外有10個如司機和助手等相關工作人員。殉職者以阿富汗為最多,共有16個記者被殺。然而,記者的死亡案件中有九成的加害人未遭受法律制裁⋯⋯
Read More國際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於9月19日至21日,於台北科技大學億光大樓舉辦媒體權益台北培訓營(Media Rights Taipei Bootcamp)。本次活動由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承辦,主講人為Jane Worthington女士。本次培訓重點聚焦在培養媒體工作者維護新聞自由與勞動權的敏銳度,進一步成為媒體維權種子人才。課程內容包括:有效率的成人學習、培訓人員的養成、媒體權益的目的與途徑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