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聞海|在荒涼的極權大地上,捕捉生命的印記
擅長呈現拍攝對象的氛圍,以探詢人類生命處境為拍攝目標,關懷不同狀態下的人們如何行動,是聞海紀錄片作品的特色。今年9月1日在光點台北《在流放地的影像──聞海紀錄片展》中放映的紀錄片《在流放地》,是他甫完成的新作,被中國獨立影像展總監暨藝術家曹愷評論為:「是聞海去國以後的一部懷鄉心靈史⋯⋯不同的時空交錯,覆調性地構架與演繹了一部多聲部的流亡者吟唱。」
Read More擅長呈現拍攝對象的氛圍,以探詢人類生命處境為拍攝目標,關懷不同狀態下的人們如何行動,是聞海紀錄片作品的特色。今年9月1日在光點台北《在流放地的影像──聞海紀錄片展》中放映的紀錄片《在流放地》,是他甫完成的新作,被中國獨立影像展總監暨藝術家曹愷評論為:「是聞海去國以後的一部懷鄉心靈史⋯⋯不同的時空交錯,覆調性地構架與演繹了一部多聲部的流亡者吟唱。」
Read More談到Facebook在自動判斷假帳號機制上的侷限,徐子涵認為與臉書的全球分工有關。他解釋,首先,要以自動化分析網路行為來判斷「真人」身份,在操作上是有困難的;其次,若是交由真人處理,臉書判讀繁體中文語意的編制雖然有三萬人,然而台灣並不被臉書視為優先市場(priority market),「講白了,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把台灣當一回事」。
Read More2020年總統大選在即,針對已成為各政治陣營必爭之地的網路空戰戰場,天下雜誌特約記者邱學慈從2018選舉「韓流」中,發現特定活躍賬號在PTT上操作輿論的痕跡,她指出,這些操作的目的是讓討論進入主流媒體,只要議題擴散,這場仗已經打贏了。就算事後發現新聞有誤,對於各政治陣營的輿論攻防,大家也搞不清楚真相為何,更別說再花好幾天等待事實查核的結果。
Read More「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中場,邀請到查核中心的諮議委員胡元輝以及前總編審黃兆徽,分享過去一年與假新聞、假資訊對抗的心得與經驗。
Read MoreGoogle新聞副總裁理查德・金格拉斯(Richard Gingras)於今年6月首次訪台,與壹傳媒集團、報老闆黎智英等媒體高層,共同於北投討論媒體的未來。
藉此來台機會,金格拉斯於6月19日抽空於大地酒店與六家台灣媒體座談,論及新聞業的轉變以及Google的立場,內容包括:Google新聞倡議在台灣的發展、Google與事實查核的合作、Google演算法的排序邏輯、評價員機制以及新聞界的典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