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新聞識讀

長篇新聞的新時代

人們的閱讀喜好從長篇新聞轉向了更短、更易消化的格式。⋯⋯
從彈出式新聞報導、podcasts,短期課程到紀錄片,新聞編輯部在呈現網際網路時代的長篇新聞方面越來越有創意。⋯⋯長篇新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大,就只是包裝不同而已。

Read More

迷因不只搞笑,還是假訊息的推手?

有些迷因可能無傷大雅,例如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當天,民主黨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一身羽絨外套,配上雙手交叉的翹腳姿勢,表情淡漠的模樣,因為與莊重的典禮反差太大,意外成為媒體焦點,不僅短短幾天內被製作成各種網路迷因,成為社群媒體病毒式傳播的新寵兒。

Read More

邱家宜|波多馬克週記(10):「訊息傳染病」威脅民主制度——網路平台治理、新聞專業與媒體識讀才能免疫

如果生物戰是散播播致命病毒,訊息戰就是以不實訊息製造恐慌與不信任,讓真相及論述沈入訊息汪洋與詭辯叢林,⋯⋯說來諷刺,「訊息傳染病」這個由「訊息」(Information)與「傳染病」(Pandemic)兩個字各取前後字母組成的英文新字,最早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比其宣布新冠病毒世界大流行還早。

Read More

邱家宜|波多馬克週記(9):疫情凸顯數位落差——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在新冠疫情中的角色

不只學生學習有數位落差,疫情持續,不少美國人會因為失業繳不出寬頻費用。為了在疫情中讓整個國家能繼續靠網路運作,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FCC)阿吉特・派(Ajit Pai)3 月 13 日發起一項「連結美國人承諾」(Keep Americans Connected Pledge)的倡議⋯⋯

Read More

邱家宜|波多馬克週記(8):川普反中獲偏愛? 美中對抗格局下「知中派」發揮影響力最重要

《紐約時報》對戰鬥飛越機致敬隻字未提,《華盛頓郵報》則對川普搞錯重點表示憤慨。相形之下,台灣媒體因為川普近期表現仇中,有利台灣拓展國際空間,對川普及挺川普的「福斯電視台」多所偏愛,顯示在國家利益考量下必須擁抱川普的微妙心態。隨著美國社會內部矛盾在疫情中持續加劇,以及美國大選年底即將到來,更深入的觀察恐有必要。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