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卓越新聞獎得主揭曉
得獎名單如下: 社會公器獎/得獎人:吳國城/ 山城週刊 平面媒體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何榮幸、高有智/中國時報「休耕啟示錄--農地休耕政策的破敗與出路」系列專題 國際新聞報導獎/沈耀華、賀桂芬、吳修辰、郭奕伶、鄭呈皇/商業周刊「金磚四國系列」 新聞攝影獎/張為棟/蘋果日報「海棠風災沖斷橋」 新聞評論獎/康復明/工商時報「政治紛擾不斷,苦日子難免再來」 電視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陳姝君、林靜梅、馬台興、彭耀祖/公共電視「火蟻大對抗」...
Read More2005年12月8日 | 最新消息
得獎名單如下: 社會公器獎/得獎人:吳國城/ 山城週刊 平面媒體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何榮幸、高有智/中國時報「休耕啟示錄--農地休耕政策的破敗與出路」系列專題 國際新聞報導獎/沈耀華、賀桂芬、吳修辰、郭奕伶、鄭呈皇/商業周刊「金磚四國系列」 新聞攝影獎/張為棟/蘋果日報「海棠風災沖斷橋」 新聞評論獎/康復明/工商時報「政治紛擾不斷,苦日子難免再來」 電視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陳姝君、林靜梅、馬台興、彭耀祖/公共電視「火蟻大對抗」...
Read More2005年11月22日 | 最新消息
它參獎的作品是〈921重建系列報導〉、〈東勢區休閒產業報導〉,除了參賽作品的代表性,評審們主要是著眼於這份社區報紙為台中縣東勢鎮等五鄉鎮提供社區資訊服務長達26年,從不曾拖期或暫時停刊,在有限的資源與環境之下能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並在複雜的地方政治生態中堅持社區服務宗旨,不黨不派,可以說已為台灣社區報立下了典範,故決定將卓越新聞獎的第一個社會公器獎頒發給「山城週刊」。...
Read More2005年08月12日 | 最新消息
卓新獎今年個人獎項部分仍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平面媒體類(含報紙、雜誌社及通訊社)、廣播類及電視類,合計九個獎項。平面媒體類有四個獎項,分別為:「新聞採訪報導獎」、「國際新聞報導獎」、「新聞攝影獎」、「新聞評論獎」。廣播類有二個獎項,分別為「新聞採訪報導獎」、「新聞節目主持人獎」。電視類則有三個獎項,分別為「新聞採訪報導獎」、「國際新聞報導獎」及「新聞主播(主持人)獎」。...
Read More2005年07月27日 | 最新消息
此外,LaPointe也一一剖析網路新興媒體及反恐政策對北美新聞業所造的壓力及迫害等現象,並以溫哥華太陽報為例,說明其建立新聞倫理準則的堅持與努力。演講會當日,吸引國內多家媒體高階主管及資深記者踴躍出席,並與LaPointe進行熱烈的雙向交流。 演講全文: 今天來台灣記者協會演講是我的榮幸,非常感謝記協的邀請,我在此還要感謝記協以及溫哥華台北經濟辦事處官員的協助,安排這次的演說以及翻譯。...
Read More2005年07月5日 | 最新消息
與會者除了第三屆卓新獎平面類新聞採訪報導獎得主、聯合報資深記者梁玉芳外,還有國內第一個東南亞籍新女性移民組織-南洋台灣姐妹會之理事張明慧、王君琳,以及長期關注此議題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夏曉鵑。而曾經在異國婚姻中遭受身心重創的段氏日玲,亦將現身說法,一吐走過生命幽谷的心情及其生活現況,並給予有類似際遇的姐妹一些建議。...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