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應):與談大綱:觀看國際廣播的中道 (Eclecticism) 立場/程宗明
觀看國際廣播的中道 (Eclecticism) 立場–既是媒體專業也是國家政策傳達者 程宗明/公共電視研究員 國際間展現公營廣播服務風格的具體表徵就是國際廣播 而型塑國際廣播的典範群又多屬於公共廣播電視業者,如BBC、DW、NHK、RCI、SW、AustraliaNetwork、RFI等 於此發揚公營廣播的未來的挑戰角色,應當又與公共廣播電視制度全球推廣有關...
Read More2009年04月9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觀看國際廣播的中道 (Eclecticism) 立場–既是媒體專業也是國家政策傳達者 程宗明/公共電視研究員 國際間展現公營廣播服務風格的具體表徵就是國際廣播 而型塑國際廣播的典範群又多屬於公共廣播電視業者,如BBC、DW、NHK、RCI、SW、AustraliaNetwork、RFI等 於此發揚公營廣播的未來的挑戰角色,應當又與公共廣播電視制度全球推廣有關...
Read More2009年04月9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減少政治干預 遴選董事不應輕忽 鄭優/前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 1. 古典學派經濟學家一貫主張: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政府的職能,應限於司法、教育、國防、治安等層面。對於經濟活動,只要市場機能可以發揮的,政府就不應介入,只有在市場機能失靈,人民需要的服務無法被滿足時,政府的參與才有正當性。此一思維,用來考量公營媒體的角色、定位及改造方向,應同樣適用。...
Read More2009年04月9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國營廣播的困境與出路 高惠宇/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 1. 台灣媒體從政黨控制解放後,一下子就跳到財團掌控環境中,壓縮了公共媒體發展的空間。 2. 為了生存,公營媒體經營者必須每天在「配合政令」、「爭取受眾」、「維持補助」、「發揮創意」一些互相排斥的理念間掙扎。 3. 為何符合公眾利益一定會 vs. 政府利益? ...
Read More2009年04月9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公共媒體應重建自我定位 蘇正平/前中央社董事長 1. 先釐清「公營」、「國營」及「公共」媒體的定義。...
Read More2009年04月9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卓新論壇:「後新聞局時代廣電政策」系列(一) 「公營」廣播、通訊社應何去何從?–從「黨營」、「國營」到「公共」 時 間:四月九日(四),上午9:00~12:00 地 點:中央社八樓嗜啡廳(台北市松江路209號8樓) 主持人:陳世敏(卓新獎董事長) 與談人:(依姓氏筆畫排序) 高惠宇(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 程宗明(公共電視研究員) 黃肇松(中央社董事長)...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