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應):與談大綱:我把數字變有意義了──淺談收視行為多維度評鑑指標之建立/黃聿清
我把數字變有意義了──淺談收視行為多維度評鑑指標之建立 黃聿清/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傳播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 收視聽行為的測量可被追溯至1940年代,其演進從紙問卷、電話調查、到機械式調查。業者與相關學者最終認定透過機械式儀器(people...
Read More2009年07月17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我把數字變有意義了──淺談收視行為多維度評鑑指標之建立 黃聿清/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傳播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 收視聽行為的測量可被追溯至1940年代,其演進從紙問卷、電話調查、到機械式調查。業者與相關學者最終認定透過機械式儀器(people...
Read More2009年07月17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收視率新聞學 林照真/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收視率的課題一向受到業界重視,也受到很多應用,從過去到現在,有關收視率的爭議不少,但是這些問題似乎都沒有改善。隨著台灣頻道增多,廣告商愈來愈重視收視率的情況下,商業媒體對收視率更加重視,就連公共電視也表示重視收視率的態度。...
Read More2009年07月17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收視率魔咒」幾時休? 王彩雲/動腦雜誌社長 1993年台灣有線電視合法化之後,台灣電視頻道數量大增,使得各頻道必須向廣告主積極爭取廣告預算,才能存活。...
Read More2009年07月16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廣電人市場研究公司是台灣第二家收視率公司,當時有很好的願景,但在現實面的考量下決定退出台灣市場。簡單來說,收視率就是貨幣的概念,如果我們有兩套貨幣就會混淆,AGB Nielsen就像台幣,多了一種貨幣對一般業者會產生困擾。更具體的客觀的是,廣告公司有很多軟體,需要歷史數據去做預測,會用經濟模型去推估,有兩套數字會使趨勢不容易獲得掌握。 我比較悲觀,為什麼覺得收視率數字那麼小,各位所談的數據都高估了收視率,AGB...
Read More2009年07月16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談起收視率心情會很沈重,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我的研究這幾年才開始。我在研究時發現在台灣早期的傳播學界研究,陳世敏教授是唯一的一位,收視率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面向也不斷的在翻陳出新,這個數字其實只有兩個買主,就是電視頻道和媒體代理商,廣告主現在已大量委託媒體代理商執行,廣告業和電視業是收視率的主要購買客戶。收視率使用已經跳脫相關產業運作規則,已經成為指導內容製作的主要參考指標,所以收視率問題已經是個公共議題。我以研究者來了解收視率問題,慢慢的發現收視率是主...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