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審議資訊公開 監督媒體提升內容
陳世敏: 媒體本身素質的好壞,媒體本身要負最大的責任,公民做外部監督其實是不得已的。如果媒體可以自我掌控好的話,真的不勞社會做一些監督。...
Read More2009年07月24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陳世敏: 媒體本身素質的好壞,媒體本身要負最大的責任,公民做外部監督其實是不得已的。如果媒體可以自我掌控好的話,真的不勞社會做一些監督。...
Read More2009年07月24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我記得NCC成立的第一天,第一任主委蘇永欽上台致辭時最後說道,這是NCC誕生的那一天,可能也是NCC走向滅亡的一天。他的意思是,NCC希望引導民間機制與社會公民參與機制。所以從第一天開始,NCC的想法就是強化民間問責自律機制與社會公民參與機制,在法律可用普通法處理,那NCC就可以管制到最少。...
Read More2009年07月24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我們婦女新知基金會這幾年來,一直在推動公民參與的機制。針對主辦單位提出來的討論提綱回應,目前NCC下面已有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其實也有公民參與機制,只是機制做得成效如何?是否資訊公開?今天主辦單位拋出的引子是「殺很大」事件,以這樣的爭議話題來看,到底NCC要不要把核處裁罰的權力轉移到民間來,這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Read More2009年07月24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媒體對社福團體而言,事實我們也受惠於媒體的協助。譬如罕見疾病的存在,是長期存在的事實,但因為它少數,所以知道的人有限,透過媒體大量的報導,國家才能瞭解他們的需求,正視這個問題。他們在媒體報導之前就存在了,透過媒體報導,他們的問題獲得解決。同樣地,自閉症與智能障礙的不同,也是透過不同媒體的報導,讓社會大眾瞭解之中的差異。對於智能障礙者,更多的報導能夠讓人知道他們並沒有攻擊性,而讓社會開始接納大部份的智能障礙者。無論在特殊教育與就業,都有顯著的成長,其實長...
Read More2009年07月24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在公民社會裡,有一群叫做未成年人。目前在台灣的未成年人大概有五百萬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我們觀察現在的傳媒環境,其實對這群未成年人不是很友善。我們先不講品質,從節目供應的量來講,其實就已經很低了。電視雖然channel那麼多,可是基於未成年人的利益出發而製作的電視節目並不多。過去無線電視台我們看到還願意自製兒童節目,可是現在下課時段,孩子可以收看的,大概都是大量購買的外來卡通。就兒盟長期觀察,我們發現剩公共電視願意做適合兒少收看的節目,其他商業電...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