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出版獎助

好新聞,大家踹共|序言一

好新聞,大家踹共 序言一 新聞,在台灣是一個既奇妙又詭異的東西。 一個3萬6千平方米的地方,卻有7個整天播放的新聞頻道,又有這麼多吱吱喳喳的新聞時事節目,能說台灣的新聞不奇妙嗎?但是,看起來魅力無窮的新聞,竟然可信度曾低到1%,社會上批評新聞的聲音更是無日無之,能說台灣的新聞不詭異嗎?...

Read More

捍衛正義:烏山頭水庫保衛戰|導讀

捍衛正義:烏山頭水庫保衛戰 導 讀 遠方的呼喚/陳椒華 永揚案從環評通過到撤銷長達十年,2004年底自救會多次來陳情,身為環團幹部,進一步瞭解後,發現該開發案極可能污染烏山頭水庫水源區,故以台南環盟為主體,結合自救會及其他環團力量,進行搶救烏山頭水庫拒絕永揚垃圾場運動。由於永揚開發案於2004年底已接近完工,翻案之可能性非常低,幾乎是一場不可能的任務。...

Read More

捍衛正義:烏山頭水庫保衛戰|前言

捍衛正義:烏山頭水庫保衛戰 前 言 追討程序正義/朱淑娟 2008年6月中我第一次來到台南縣東山鄉嶺南村,台灣環保聯盟前會長、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陳椒華到新營車站接我,接著開車載我從一百縣道往東山鄉方向行進。進入南九十九縣道後,不久看見兩旁滿滿的柳丁樹、龍眼樹,煩燥的情緒跟著沉澱下來,一不小心就錯過位在路旁的村落。...

Read More

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自序

水果政治學:兩岸農業交流十年回顧與展望 自 序 臺灣這個水果王國,從屏東的最南端恆春開始算起,每年落山風一過芒果樹開始開花,伴隨著種植面積相對較少的荔枝園,一片黃綠夾雜,甚是壯觀。再往北過了枋山這個愛文芒果大產區,沿著屏鵝公路往北來到了臺一號省道與臺十七號省道分叉的佳冬鄉,看到路旁盡是經過矮化,種在鹽分地的蓮霧樹。包含北邊的南州、枋寮等鄉鎮,這裡就是屏東黑珍珠蓮霧的最大產區。...

Read More

北歐銀色新動力:重拾個人價值的高齡者照顧|推薦序

北歐銀色新動力:重拾個人價值的高齡者照顧 推薦序 用心體會老年 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 人都會老,但往往要等到真的老了,才能逐漸體會這句話真正的涵義。當爬樓梯上四樓公寓不再如過去理所當然;眼看即將錯過公車卻無法像以前那樣拔足狂奔;看報紙必須換戴低度數的近視眼鏡;或者赫然發現,曾經需要褓抱提攜的兒女們都已經上大學。於是這才意識到,歲月轟轟烈烈,但也靜靜悄悄地流逝了大半,然後,開始認真思考起老年這檔事。...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