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歡迎回應)與談大綱:客家電視法源問題與公視法修法建議/徐青雲

客家電視法源問題與公視法修法建議 徐青雲/客家電視台台長   92年7月1日,客家電視開始播出,客家電視也以推廣客家文化與客語為目標,定位為族群、少數語言與公共服務的頻道。   為了客家電視能更貼近觀眾的期待,這兩年來,已陸續到客家庄舉辦了15場「傾聽觀眾的聲音」座談會,今年也預計舉辦6場;但是,客家電視的未來與永續經營,卻較少有更廣泛的討論。身為公共財的客家電視的法源、監督、管理……都應該要有整體規劃與配套執行。...

Read More

(歡迎回應)與談大綱:繫鈴當負解鈴責/胡元輝

繫鈴當負解鈴責 胡元輝/前公共電視總經理、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   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公共電視?的確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但請容許本人直率的說,此時此刻已經不是坐而言的階段,而是必須動手解決問題的時候。這樣的說法當然不是要排除討論的價值,相反的,愈多的討論愈有助於觀念的釐清,亦愈有助於社會的重視,但是如果討論歸討論,有權有責者依舊不動如山,甚至以討論作為逃避問題的障眼法,那麼再多的討論亦不過是粉飾太平的工具而已。...

Read More

議程

卓新論壇: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公共電視(三) 講題:為何公視法非修不可?–原民台、客家台、宏觀衛視定位及公廣的獨立根基   時  間:三月二十一日(六),上午9:00~12:00 地  點:中央社八樓嗜啡廳(台北市松江路209號8樓) 主持人:翁秀琪(政大新聞系教授、卓新獎董事、前公視董事) 與談人:(依姓氏筆畫排序)     林麗雲(台大新聞研究所副教授、媒改社執委)...

Read More

網路新聞崛起 媒素教育待加強

  媒體素養向來被認知為是培養觀眾解讀商業電視、報章雜誌能力的教育。然而,記者與編輯生產新聞的過程,就如同觀眾解讀新聞來形成生活知識的過程一樣,都需要蒐集、篩選、組織資訊。而新聞從業人員篩選、解讀與重組資訊的能力,便是影響新聞品質好壞的重要因素。...

Read More

自序:我在日本怎樣摸索新聞學的道路/卓南生

自序:我在日本怎樣摸索新聞學的道路 卓南生/作者   「我們總算走上了留日的道路!」   40多年前抵日後不久,在一份留學生刊物上看到了這樣的標題,令人感觸良深。對於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最早的幾批亞洲留學生來說,要走上「留日」這條道路,並不是那麼容易。     首先,是戰爭的陰影猶存;其次,是各方對日本學術的評價及留日後的出路,與其說是正面和樂觀的,不如說是負面和悲觀的。   「到那神風敢死隊與憲兵隊的故鄉,到底能學些什麼?」...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