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素養到學養—-再思組織傳播在台灣的實踐與發展/秦琍琍(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副教授)
二十一世紀組織傳播學研究須要呼應社會趨勢的轉變,納入傳播平等對話與包容多元的概念,方能增進組織溝通與運作的效益。本文就從素養與學養的角度出發,分別從實踐、科技、文化、與論述等四個面向,來思考組織傳播如何在研究取徑、研究主題、以及實務運用上可以更多元以尋思組織傳播在台灣的發展與契機。...
Read More2009年08月28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二十一世紀組織傳播學研究須要呼應社會趨勢的轉變,納入傳播平等對話與包容多元的概念,方能增進組織溝通與運作的效益。本文就從素養與學養的角度出發,分別從實踐、科技、文化、與論述等四個面向,來思考組織傳播如何在研究取徑、研究主題、以及實務運用上可以更多元以尋思組織傳播在台灣的發展與契機。...
Read More2009年08月28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公共電視」系列 第三場: 為何公視法非修不可?–原民台、客家台、宏觀衛視定位及公廣的獨立根基 壹、意見摘要 卓新論壇第一系列「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公共電視」第三場座談會於三月二十一日假中央社嗜啡館舉行,主題為:「為何公視法非修不可?–原民台、客家台、宏觀衛視定位及公廣的獨立根基」。...
Read More2009年08月28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公共電視」系列 第二場: 商業廣電生態下支持公廣集團之必要—華視加入公廣的坎坷路 壹、意見摘要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以下簡稱卓新獎基金會)與中央社共同主辦、行政院新聞局贊助的十二場卓新論壇第一場「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公共電視」系列座談,於三月七日在中央社舉行,第二場卓新論壇由中央社董事長黃肇松主持。...
Read More2009年08月28日 |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公共電視」系列 第一場: 公廣集團如何在政治力「一臂之遙」下貫徹透明治理、公共監督? 壹、意見摘要 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以下簡稱卓新獎基金會)與中央社共同主辦、行政院新聞局贊助的十二場卓新論壇第一場「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公共電視」系列座談,於二月二十八日在中央社舉行,與談者均提出公視應維持其財務獨立才能與政治力維持「一臂之遙」的觀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