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現身談VOA危機:川普削資令迫使全球媒體機構停擺

特約記者廖彥甄編譯報導
文章出自:As Trump guts US global media agency, thousands of journalists are left in limbo ,本文2025年4月8日刊載於英國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網站,由記者兼編輯瑪麗娜.阿達米(Marina Adami)與俄羅斯記者納塔利雅.茲達諾娃(Natalia Zhdanova)共同撰寫。
2025年3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布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將運作規模縮減至法律規定的最低限度,此舉讓該機構陷入癱瘓。USAGM負責管理美國之音(VOA),並資助地區性廣播媒體,包括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RFE/RL)、自由亞洲電台(RFA)以及中東廣播網(MBN)。
由於川普、馬斯克(Elon Musk)等人指控USAGM旗下媒體「帶有偏見且浪費公帑」,因此川普下令關閉這些媒體。這導致幾乎所有VOA的員工都被強制行政留職停薪,而服務東歐和亞洲地區聽眾的RFE/RL與RFA也因資金補助遭到終止,讓更多員工被迫休無薪假,工作前景變得岌岌可危。
這些媒體機構已對政府提起訴訟,隨後因法院下令禁止USAGM進一步解雇或停薪VOA員工,並要求恢復對RFE/RL的資助,而暫時停擺。RFA也另行提出了獨立申訴。儘管川普的重要顧問卡莉.雷克(Kari Lake)已致函撤回對RFE/RL的資助終止決定,但截至目前,RFE/RL尚未收到資金,並已開始裁減員工。
目前,VOA約有2,000名員工、RFE/RL有1,700人、MBN有615人以及RFA有 380人,這些人全都處於未卜的局勢中,整個機構的未來命運懸而未決。
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訪問了其中五位記者,了解他們如何經歷這段動盪時期。
烏克蘭語組堅守使命:自由歐洲電台在困境中不屈不撓
自1954年成立以來,RFE/RL烏克蘭語組已成為當地最受信任的媒體之一。組長瑪麗亞娜.德拉奇(Maryana Drach)指出,該組織以揭露問題、追究政府責任為使命,近期的調查報導促使多位澤倫斯基政府高層辭職,包括一位隱瞞俄羅斯國籍的最高法院法官,以及一名以極低價格購得房產的副檢察總長 。
烏克蘭語組主要經營數位媒體平台,根據蓋洛普(Gallup)民調,每週約有25%的烏克蘭民眾接觸到該組織內容。德拉奇強調,前線記者們在極端危險的環境下持續工作,致力於報導烏克蘭最迫切的議題。
目前,團隊成員仍心繫被俄羅斯當局囚禁於克里米亞的同事弗拉迪斯拉夫.葉西彭科(Vladyslav Yesypenko),他因報導克里米亞情勢而被捕。德拉奇指出,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的主持人公開對RFE/RL資金削減表示歡欣,顯示此舉正中俄方下懷。
面對資源縮減,德拉奇表示,烏克蘭語組被迫暫停與許多自由撰稿人的合作,導致報導數量受到影響。然而,該組織仍在堅持運作。近期,團隊發布了一篇揭露2022年3月俄軍佔領布查期間大規模處決平民的新調查報導,並持續現場追蹤俄羅斯導彈襲擊基輔工業區與克里維里赫市針對兒童的攻擊事件。
德拉奇強調,儘管困難重重,烏克蘭語組仍將盡最大努力堅守新聞使命。
VOA記者:懷抱希望 期盼美國人民共同發聲反對
根據VOA俄語組記者阿列克謝.戈爾巴喬夫(Alexey Gorbachev)的敘述,六年前加入VOA時,他對能夠無審查地報導俄羅斯的真實情況感到興奮。儘管VOA在俄羅斯被禁止播放,但許多觀眾依然透過VPN翻牆觀看,影響力不可小覷。
然而,當他得知川普政府計劃關閉USAGM時,他幾乎不敢相信。VOA的員工接到了解雇通知,並被告知其服務「不再需要」,他們的系統權限被切斷,甚至無法與觀眾告別。對於一些持J-1簽證的同事,隨著合約終止,他們的簽證也失效,並被告知必須在30天內離開美國,甚至有些人被安排了返回俄羅斯的機票。
戈爾巴喬夫回顧道,雖然他們預期在川普的第二任期內會有一些變動,如裁員和縮編,但未曾想到政府會試圖完全關閉VOA。他指出,VOA並非由川普或拜登直接資助,而是由美國納稅人資助,並且一直受到跨黨派支持。本來有經費和預算,至少可以繼續運營一段時間。
對於戈爾巴喬夫來說,這次變故讓他感到矛盾。儘管如此,戈爾巴喬夫強調,在美國,總統的權力是受限的,法院和國會中也有反對這一決定的人。更重要的是,美國人民可以發聲。他表示自己依然懷抱希望,因為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有人反對這一決策。
跨性別者與受迫害記者:未來職業生涯充滿隱憂
VOA國際版(VOA International Edition)播客節目的共同主持人亞歷克西斯.斯特羅普(Alexis Strope)表示,作為一名跨性別者,斯特羅普也表示,能在VOA播報新聞對他而言是一種驕傲。他本以為VOA是一個相對安全的政府機構,但當政府做出決定的時候,他感到極度崩潰。當他正在準備主持當天下午的新聞廣播時,突然接到指示,要求立刻停止所有工作並被放置於行政休假。
斯特羅普指出,整個團隊現在都處於焦慮之中,尤其是對那些不得不回到母國,面對極權政權的同事感到深深的擔憂。他認為VOA的困境不僅僅是個人的飯碗問題,更是對新聞自由的威脅。
斯特羅普回顧,自己是在拜登政府時期加入VOA的,當時跨性別者在職場上得到了平等對待。然而,現在他擔心,即使VOA未來重新振作,過程中也可能因政府態度的變化,而排除像他這樣的跨性別者。
儘管面臨困境,斯特羅普表示希望能以某種形式繼續留在VOA。如果無法,他也希望能在其他地方繼續他的職業生涯。對於跨性別者而言,斯特羅普認為美國的處境並不樂觀,儘管如此,仍有不少州支持跨性別者的權利。儘管如此,這些挑戰無法阻止他前進的人生旅程,並表示自己尚未放棄對VOA的希望。
曾因報導受俄政府迫害 VOA記者新聞使命被摧毀
VOA事實查核團隊Polygraph.info的主編法蒂瑪.特利斯(Fatima Tlis)表示,從小就對VOA有著深刻印象。她在蘇聯長大,記得當時KGB特務會到學校進行「政治宣講」,告訴學生美國是「地球上最大的邪惡」,並勸告他們不要聽VOA。然而,這些宣傳反而激起了她和家人的興趣。小時候,她與爺爺和媽媽一起偷偷收聽VOA的廣播。
2010年,特利斯加入了VOA,這是她深思熟慮後的選擇。作為來自北高加索地區切爾克斯族的記者,她在俄羅斯因為報導敏感議題而遭到迫害,最終申請政治庇護。在此之前,她曾是Regnum通訊社高加索新聞部的總編輯,並為美聯社(AP)、RFE等國際媒體報導。由於她的報導揭露了俄羅斯政府不希望外界知道的事實,她曾遭遇逮捕、綁架、酷刑,甚至中毒。
美國政府和人民提供了庇護,拯救了她的生命,加入VOA,成為她回報這份恩情的方式。
然而,當看到有人將VOA描述為「宣傳部門」、「腐爛的魚」,或者指責該機構失去了使命感,特利斯感到無比痛心。她強調,這些指控並不屬實。VOA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專業記者團隊,其中許多人曾在原國家遭遇過殘酷的迫害。
特利斯指出,他們共同的使命是服務美國人民,也服務那些無法獲取自由信息的國家。VOA製作的英語內容被翻譯成超過40種語言,讓全球各地的人們能夠接觸到真實的報導。
如今,看著這一切被輕易摧毀,對她而言令人難以忍受。特利斯表示,雖然她希望繼續作為一名記者,並且在自己的領域擁有深厚的知識和經驗,在數千人被裁員的情況下,她對自己是否能夠留下感到不確定,但她無法想像VOA會永遠沉默。
合約記者和外語記者陷危機 返回高風險國家後果難以預料
一名來自RFA的記者匿名受訪坦言,最初馬斯克只提到削減RFE和VOA的預算,因此他認為RFA不會受到波及,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目前,由於RFA計劃對行政命令提起訴訟,他仍然抱有一線希望。他指出,過去不少川普政府的行政命令曾被法院推翻,而VOA和RFE也曾成功恢復資金。現在,他們正在等待哥倫比亞特區法院的首次聽證會。
他相信法院會做出正確的決定,但他也對未來感到不安,尤其是當開始討論新財年預算時,他認為那將是最關鍵的時刻。
目前,他聽聞國際特派員和特約記者的合約暫時不會被終止,這雖然是一個好消息,但另一方面,管理層曾承諾會盡力保護持工作簽證的員工。然而,據說已有員工被裁員,這讓許多同事感到憤怒,成為當前最令大家擔心的問題。
尤其是外語服務的記者,包括韓語、寮語、粵語、藏語等組別的同事,如果被迫返回中國、緬甸等國家,後果將難以想像。這位記者表示,這次受訪是他能為這些同事做出的微小努力。
他強調,未來的決策並不在他或其他員工的手中,甚至不由服務主任或CEO掌握,真正掌權的是川普和馬斯克。
此外,他透露,許多員工對人力資源部門的冷漠態度感到失望,對於裁員問題避而不答,讓他們感到自己被完全拋棄。他表示:「我們只是努力工作的記者,只希望能繼續在流亡中為自己的祖國做出貢獻,我們不應該被這樣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