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世界聽見亞馬遜:為COP30做準備,巴西本地獨立媒體要傳達屬於本地的聲音

2025 年 04 月 2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陳曦|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將在2025年11月到來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舉辦地點可說是對全球氣候問題的至關重要「戰場第一線」——巴西帕拉州(State of Pará)首府貝倫(Belém)。帕拉州位於亞馬遜河的河口,境內是廣大的雨林,生產熱帶作物,還有鐵礦、鋁礦等礦產,擁有地球上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就是說,COP30會在「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地區舉辦,與會的各國領袖,將在第一線親炙亞馬遜雨林對全球氣候的貢獻,也將感受亞馬遜雨林多年遭受濫墾的傷害。

貝倫也是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簡稱盧拉)的家鄉,當盧拉宣布COP30將在他的家鄉舉行時,他亦強調了會議地點的重要性。盧拉說,「我參加過在埃及、巴黎和哥本哈根舉行的締約方會議,所有人談論的都是亞馬遜,所以我問:為什麼不在亞馬遜舉辦會議,這樣(所有人)就能親身感受何謂亞馬遜。」

這場峰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距離會議舉辦的2025年11月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不過亞馬遜地區的當地記者已經開始做準備,以確保在大半年之後,數千名與會人士——包括各國領導人、記者、還有氣候產業相關人員、學者來到亞馬遜時,亞馬遜當地社群本身也能進入國際媒體的目光,繼而讓全世界的人對亞馬遜當地多一些關注。

「亞馬遜優先」的在地媒體《Amazônia Vox》

這些在地記者努力的方向,是從亞馬遜居民的視角出發去撰寫COP30的相關新聞報導,優先考慮當地的聲音,避免涉及外國人物或活動旅遊的膚淺話題,以免在地人的處境、當地的難題,再次被輕輕帶過。但在準備、進行報導的同時,這些記者們也必須應對後勤上的挑戰,包括高昂的租金和前往貝倫的旅費。

巴西新聞平台《Amazônia Vox》就是一例,該平台的總部就位於貝倫,具有獨特的優勢來應對這項挑戰。自2023年成立以來,《Amazônia Vox》在進行報導時一直優先考慮亞馬遜地區的當地消息來源和通訊專業人士

「一方面,氣候記者長期以來一直在報導和討論這個主題,因此如果我們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我們(的報導)就會失敗。同理,如果我們非常了解該地區以及那裡的人和本地的組織,我們(的報導)就會成功。」《Amazônia Vox》執行董事丹尼爾・納爾丹(Daniel Nardin)如此告訴《拉丁美洲新聞評論》(LJR)。納爾丹繼續補充,「我們的意圖和願望是嘗試將這兩個世界、這兩種類型的知識結合在一起,然後進行獨特的工作。」

《Amazônia Vox》有12名正式員工,包括記者和其他專業人員。該平台最初是彙整了亞馬遜本地專家(可作為新聞報導的資訊來源)和自由工作者的資料庫,後來才開始自產內容。對於COP30,納爾丹希望關注當地的聲音,包括消息來源、活動談判的參與者和社會運動的成員。

「這很明顯,我們所有的報導都將基於傾聽這裡的人們而寫。最終,我們當然希望提供高品質的報導,但主要是為了向世界各地的其他記者展示所有這些聲音,這些本地人說的話富含知識性,也很有一致性,他們值得擁有更多的空間。」納爾丹這樣說道。

除了專家資料庫之外,《Amazônia Vox》還在完善其亞馬遜地區自由工作者資料庫,供免費查閱。該媒體也將提供付費策展服務,並聘請當地專業人員為外部人員報導活動。此項措施是取得資源資助報導的方式之一。

貝倫人口超過200萬,是赤道最大城市,本身就擁擠些,又加上COP30會有的與會者、還有預計會有大量氣候相關的公民團體湧入貝倫——因巴西法律有對言論自由和集會遊行自由的保障,相較前3個舉辦過氣候變遷大會的國家(亞塞拜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埃及)都嚴格限制抗爭遊行和言論自由,可以想見屆時貝倫街頭將可見多場示威——而大量人潮湧入的預期,已經反應在在貝倫的住宿價格。《美聯社》2025年2月報導,原本在貝倫住宿一層公寓的一晚價格約158美元,但在飯店住宿網站Booking.com還可以預定的選項裡,費用要15,266美元,漲幅達9,562%。算下來,COP30會議期間的15天住宿費用總計為228,992美元,足以在貝倫最好的街區購買一套四房公寓。

不過即使在這樣激烈的空間競爭中,《Amazônia Vox》也還沒有為自家的新聞編輯室設立固定總部。納爾丁對金流保持比較謹慎的態度,《Amazônia Vox》屆時有可能與其他新聞機構共享一個實體空間,同時納爾丁也希望隨著時間推移,租金價格也許會降低一些,他對於預算問題坦言,「COP30被大力宣傳為所有人獲得額外資金的好機會,也是世界領導人之間的一次盛會,但實際上,很多報導COP30的記者是自由撰稿人或來自較小媒體的記者,受到預算限制。」

《Tapajós de Fato》:提高亞馬遜本地對COP30真正意義的認知

《Tapajós de Fato》則是一家在帕拉州西部營運的另類獨立媒體機構,在當地算是相當受歡迎。《Tapajós de Fato》致力於提高當地社區對COP30真正意義的認識。事實上,這是其編輯室的核心目標之一。該媒體由馬科斯.韋斯利 (Marcos Wesley) 和伊莎貝爾.馬西埃爾 (Isabelle Maciel) 於2020年創立,總部位於聖塔倫(Santarém),關注報導當地傳統社區權利遭到侵犯的事件,並透過新聞傳播來增強社會運動的力量。韋斯利根據在過往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的經驗,將此次報導COP30的目標,放在希望讓當地民間社會提高認知,進入會議和獲得談判空間的困難度具體有多高。

韋斯利向《拉丁美洲新聞評論》說明他的想法,「我們希望利用社群媒體、入口網站和紙本印刷資料向社會展示COP30會議的真正意義。大家覺得會議可以創造就業,讓大家有多的收入,還有可以促進旅遊業,這種印象沒錯,但我們明白,有些期望令我們非常擔心,因為我們知道這些期望會落空,尤其是從民間社會參與COP30的角度來看。你必須腳踏實地,這並不容易,不僅僅是參加新聞發布會就夠了。」

除了報導COP30會議本身之外,《Tapajós de Fato》還與西帕拉聯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Western Pará)合作開展一個專案,該大學的傳播學院專注於原住民和傳統社區。其想法是討論氣候報告和報導COP30的議程,然後從參與的學生記者裡選出獎學金得主,讓其前往貝倫並加入《Tapajós de Fato》團隊。

「讓原住民和本地居民在COP30會議期間,可以去報導他們的故事和議程,這真的很酷。我們還希望加強這些地區現有的集體人際網路和獨立溝通管道,」韋斯利說,「我們知道,實際上,原住民和傳統社區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大。我們的想法是保證有足夠的空間,讓這些群體能夠更頻繁地討論他們的家園。」

韋斯利從2024年起就住在貝倫,並租了一套更大的房子,目前的打算是在COP30會議期間讓《Tapajós de Fato》住在他的住處。 《Tapajós de Fato》目前有8名新聞編輯室員工和4名行政人員,除了獎學金得主之外,韋斯利的想法是要在家裡容納團隊所有人。

為整個團隊展開特訓的《Sumaúma》

另一個獨立媒體《Sumaúma》,總部位於同在帕拉州的阿爾塔米拉(Altamira),該城市大部分面積都被亞馬遜雨林覆蓋。《Sumaúma》準備在COP30期間,把團隊裡大部分記者——包括來自貝倫、里約熱內盧、聖保羅和巴西利亞的記者——都聚集到同一個固定的新聞編輯辦公室。《Sumaúma》的創辦人有記者艾蓮娜.布魯姆(Eliane Brum)、喬納森.沃茨(Jonathan Watts)、維羅妮卡.戈伊蘇埃塔(Verônica Goyzueta)、塔利塔.貝迪內利(Talita Bedinelli),針對COP30,《Sumaúma》團隊的目標是提供更有深度的報導、更細緻的調查,也包含突發新聞的報導。

擔任主編的貝迪內利告訴《拉丁美洲新聞評論》,「我們以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為中心構建了整個新聞編輯室的焦點。我們制定了受眾策略,因為我們希望從現在開始改進我們的內容傳達給閱聽眾的方式。我們在調查中投入了如此多的資金和精力,因此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夠閱讀到我們的內容。」

《Sumaúma》將與專家就COP30相關主題進行內部線上培訓。這個想法是讓整個編輯團隊都參與進來,從負責事實查核的同仁,到設置網站專題頁面的工程師,到處理社群平台的小編、當然還有編輯室裡的編輯和記者,以及外部獎學金獲得者和參加亞馬遜當地社區培訓項目的人員。目標是讓每個人對如何進行報導達成共識。

「報道COP30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的觀點是,我們從亞馬遜雨林本身的角度進行報道。我們想知道亞馬遜關心的是什麼。什麼會影響亞馬遜,或者能以某種方式幫助改變亞馬遜的情況。這是一個不同的視角,所以想進行報導的人也需要為此接受專門的培訓。」貝迪內利說。

貝迪內利也表示,以往例而言COP30會議內很多政治問題的討論都是閉門會議,還有許多討論只用英語進行。然而,她強調,他們所進行報導的內容遠遠超出官方範疇的會議內容本身,還應涵蓋相關事件、其他政治壓力和場外抗議。

「這是個大新聞!對於報導政治的網站來說,選舉是今年的主要話題,是當務之急。報紙會提前為此做計劃。對於我們這些報導環境和相關主題的人來說,COP30就相當於我們要報導的『選舉』。」貝迪內利說。

準備為COP30擴編的《O Liberal》

成立於1946年的《O Liberal》,則是規模相對較大的媒體,擁有綜合新聞編輯室,為網站和紙本製作內容。團隊裡總共有大約100名專業人員,包括27名記者、6名攝影記者、一個社群媒體團隊、編輯和網路編輯,以及版面設計師、新聞經理和新聞團隊的司機。根據綜合新聞編輯室新聞與製作協調員拉薩羅.馬加良斯(Lázaro Magalhães)介紹,團隊還預計將僱用5到7名自由工作者來滿足COP30的報導需求。

「我們有兩個基本戰線:將氣候會議的辯論成果、以及貝倫地區讀者對《O Liberal》的了解轉化為實際成果,並將其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受制於國內或國際報導,讓它們全盤決定如何塑造相關報導的寫作觀點。在COP30,當地媒體和地區媒體的重要性在於從當地的角度提供和貢獻豐富的細節。」

接續前人,述說亞馬遜的一切

亞馬遜雨林實際面對的難題和破壞,包括濫墾(尤其在巴西前總統羅雅伊爾.波索納洛任內更肆無忌憚)、非法採礦、盜獵、盜漁,還有販毒走私集團——由於雨林之內能夠提供隱蔽、難以被警方追蹤的運毒路線,亞馬遜雨林又處於國界交會處加上有原住民保護區,對毒販而言恰恰是巴西與鄰國警方都不會深度介入、公權力範圍也比較模糊的「三不管地帶」,結果,亞馬遜雨林內的黑幫暴力和毒品交易就越發猖獗。

2022年在採訪雨林深處時遇害的英國記者菲利浦斯(Dom Phillips)、以及為他擔任助手的巴西原住民專家佩雷拉(Bruno Pereira),就是在巴西、祕魯交界的查瓦利溪谷(Javari Valley)喪命。該地點是原住民保護區,巴西警方的調查指向行兇嫌犯隸屬非法捕魚集團,已逮捕數人,不過也不排除兩人捲入毒品衝突的可能性。

菲利浦斯生前為英國《衛報》供稿,《衛報》在他死後,發布以菲利浦斯與佩雷拉為名的「Bruno and Dom project」專題,由來自10個國家的16家媒體、總計50多名記者參與,深究命案調查進度和亞馬遜雨林的黑幫肆虐情形。

菲利浦斯曾是英國音樂雜誌《混音》(Mixmag)主編,2007年到巴西撰寫銳舞 (Rave)文化的報導之後愛上了巴西,從此留下長居,以特約撰稿方式與《衛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知名媒體合作;他關注的議題包括巴西原住民以及環境,這也是他多次與佩雷拉合作,深入亞馬遜地區所撰寫的報導主題。佩雷拉則長年致力於亞馬遜地區原住民部落保護工作,在當地頗有名氣和號召力。

菲利浦斯曾經也將亞馬遜本地的聲音帶到全世界的閱聽人眼前,他和佩雷拉之死引起當地原住民社區大為不滿,舉行多場示威要求緝凶以及抗議亞馬遜的暴力、濫墾濫伐問題。在《衛報》的系列專題報導裡,總編輯維納(Katharine Viner)指出,產製專題的原因是其他記者希望延續兩人未能完成的報導,維納在專題導言寫下,「保護雨林的人不應因揭發罪行而死,記者不應該因為報導事實被殺。」

如今,亞馬遜地區當地的媒體,也要接續前人的努力,將亞馬遜雨林遭受的一切,由當地人的聲音,藉由COP30的影響力和吸引來到帕拉州的關注目光,送到全世界的新聞閱聽眾、關心全球氣候問題的每一個人眼前。

參考文章:Journalists in Brazil’s Amazon fight to prioritize local voices and issues as they prepare to cover COP30,原文由Marta Szpacenkopf撰寫,刊載於《拉丁美洲新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