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匯率服務而實踐的媒體價值 古巴流亡新聞網站《El Toque》與極權政府的另類對抗


陳曦|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新聞媒體對社會和民眾的價值,在於傳遞重要、真實的資訊,以及提供公共討論的空間——而在古巴,意義更不僅止於此。
古巴是當今全球少數幾個仍由共產黨主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因長年以來的經濟危機,古巴民眾對美元或是歐元等全球強勢貨幣的信任程度,要遠高於法定貨幣古巴披索(Cuban pesos),而這一點體現在,古巴國內的民生物資交易經常使用美元、歐元,而非披索。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餐廳、商店等場所,經常都在牆上寫著「當日匯率」,直接用以計算出用美元或歐元結帳的價格。
由於古巴政府對匯率的控制,多年來古巴披索與美元的官方匯率固定,但在民間的非正式換匯市場,實際換算美元的貨幣與官方匯率存在巨大差異,那麼,問題來了:古巴民間日常生活的各項交易,使用的所謂「當日匯率」,是如何決定的?
哈佛大學的尼曼新聞實驗室(Nieman Lab)刊登專文,指出古巴民間所使用的匯率,來源並不是各商家提高官方匯率之後自訂,而是由獨立媒體《El Toque》每日發布。
由獨立新聞網站提供的匯率服務
《El Toque》是由流亡的古巴記者所經營的獨立新聞網站,成立於2014年,報導主題包括古巴國家政策和政治問題、公共輿論等等,其發布匯率的服務是在2021年6月首次推出,是由人工智慧(AI)所計算出來。
在《El Toque》剛推出每日匯率服務時,其網站每月的訪問量還不到10萬,不過到2022年時,隨著古巴經濟在Covid-19疫情後的全球通膨中更加惡化,使用匯率服務的流量激增,且包括《路透社》、《法新社》、西班牙國家通訊社《艾菲社》(EFE)等外國通訊社都開始在其國際財經報導中引用《El Toque》的匯率資料。隨著匯率服務的使用量越來越大,《El Toque》在2023年10月還推出了匯率服務的App以供民眾能夠更方便使用、查詢當日匯率,並用內建的換匯計算器服務算出外幣計價的金額。
到了2024年5月、6月左右,《El Toque》的每月用戶訪問量超過了90萬(在3年多的時間裡,成長超過9倍);而其app的下載安裝量則將近10萬次。
《El Toque》的匯率服務使用在古巴有多普遍?該新聞網站的主編何塞.尼維斯.卡蒂納斯(José Jasán Nieves Cárdenas)分享了自己與一位外國外交官的交談經驗,對方表示在自己首次接觸使用《El Toque》的匯率服務,是在他剛剛抵達哈瓦那不久的時候,他叫了一輛計程車,但還未兌換古巴披索,因此身上只有外幣,而計程車是用披索來計價,於是司機給他看了《El Toque》的網站,介紹其匯率服務。諸如此類的故事,尼維斯表示自己經常聽聞。
為什麼古巴民眾需要《El Toque》的匯率服務
為什麼《El Toque》的匯率服務這麼受到古巴人歡迎呢?原因有二,其一是古巴本身的經濟問題,導致比起本國貨幣披索,民眾更加重視及仰賴穩定的外幣;其二則是官方經濟數據的不透明,加上匯率管控,結果導致民眾更寧願相信《El Toque》所提供的匯率數字。
先談經濟問題,多年來,古巴面臨食品和藥品短缺、工資下降、通貨膨脹飆升等一系列經濟壓力。因此,遠比披索來得穩定得多的外幣,對於古巴人購買基本商品、維持企業運作以及獲取海外工作的家庭成員匯回國的資金等需求來說,至關重要。
為了滿足外幣需求,古巴披索、美元和歐元經常在非正式市場上流通換匯——這些換匯市場也包括了私人WhatsApp群組、Telegram頻道、Facebook Messenger聊天以及Revolico等古巴網站。《El Toque》提供的匯率數字,是其網站閱聽人在換匯黑市中進行交易的依據。
「如果我們不提供這些數據,就沒有人會提供。」《El Toque》的產品經理泰利.桑切斯(Taylí Sánchez)說,他在過去的兩年裡一直致力於匯率儀表板的開發,「這些數據對於他們(古巴民眾)的生活、他們的工作、他們的每一天都非常重要。」
《El Toque》的匯率數字如何產生?
《El Toque》所提供的匯率數字是經由人工智慧計算產生,早在2021年,《El Toque》團隊就客製化出抓取社群媒體工具貼文的工具,蒐集談論換匯市場的相關貼文,然後又訓練了一種自然語言處理(NLP)工具來解釋這些貼文中的文字,從中提取有關購買或是出售的貨幣種類、購買或出售數量以及價格的資訊。利用這些訊息,《El Toque》的演算法還可以消除異常值並計算合理的中間匯率。
當這套匯率推算工具首次推出時,《El Toque》的工作人員每天早上7點都會手動發布當日匯率,很快地《El Toque》團隊也實現了匯率發布流程的自動化。如今,AI每天早上都會自動處理新數據、清理舊數據、將資料進行結構化和視覺化,接著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然後全天在網站和app上做即時更新。
不過要注意的是,《El Toque》的抓取工具只能追蹤買賣報價,實際上無法記錄根據這些價格換匯的最終交易率。因此,《El Toque》把最終算出的匯率數字稱作「代表性匯率」(representative exchange rate)。
為了完善匯率提供的服務、建立一個理論上可靠的工具,《El Toque》聘請了哥倫比亞經濟學家帕維爾.維達爾.亞歷杭德羅(Pavel Vidal Alejandro),亞歷杭德羅曾在古巴中央銀行從事貨幣政策工作,目前是任教哥倫比亞哈維里亞納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 Javeriana)的教授。 亞歷杭德羅認為,《El Toque》的交易追蹤器,其影響不僅體現在哈瓦那等城市的日常使用中。它也挑戰了古巴政府對當前經濟危機敘事的壟斷。
《El Toque》透過匯率服務,實踐的媒體價值
「鑑於官方經濟統計數據缺乏透明度且發布頻率不高,《El Toque》的匯率服務填補了這一資訊空白。他們提供的非正匯率,是經濟危機、通貨膨脹、可信度缺乏和官方經濟政策失敗的即時溫度計。」亞歷杭德羅如此形容,在古巴難解的經濟困境和資訊不透明、民眾對政府的官方匯率缺乏信任的情形下,《El Toque》受讀者所信任的匯率服務,既為古巴民眾提供便利和外幣交易的依據,其被廣泛使用的情況也反映出現時的古巴政經窘境。
透過匯率工具,《El Toque》以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殊途同歸地完成了新聞媒體對於國家社會的意義。
《El Toque》也持續提升其匯率服務,最近,《El Toque》團隊開始提供對其API的訪問,允許在即時匯率資料之上建立更多服務。目前,超過50名開發人員定期存取該API,其中包括《CiberCuba》,《CiberCuba》是古巴閱讀量最大的數位新聞網站之一。該網站每天都會重新發布《El Toque》的匯率數據。 尼維斯表示,目前所有API存取都是免費的,但《El Toque》團隊正在密切監視其使用情況,如果用戶開始從資料中獲得大量收入,《El Toque》就可能會向用戶收取費用。
事實上,儘管《El Toque》的匯率服務廣受歡迎、使用者不斷增加,但目前該媒體並沒有從貨幣兌換追蹤器中獲得直接收入。
尼維斯對此解釋,「我確實相信我們這個(匯率)服務有機會拿來盈利,但在我們的主要閱聽市場(指古巴),需要這些資訊的人卻沒有錢支付。」正如他所解釋的那樣,如果要將匯率提供轉為付費服務,那就可能非常昂貴。
流亡的《El Toque》團隊
「我們能夠獲得的唯一資金,是透過捐贈款來支持古巴人民獲得免費訊息。」尼維斯表示。目前,《El Toque》獲得了Fondo Velocidad、Meedan和國際事實查核網路等國際新聞組織的資助。 「這項服務提供的透明度,有助於我們向捐助者證明,我們是在受審查的環境中提供關鍵資訊。」
尼維斯自2019年以來一直過著流亡生活,他表示古巴獨立記者所處的環境日益敵對,迫使他的大部分團隊成員離開了這個國家。 2022年底,一項新法律使情況雪上加霜——根據法規內容,接受外國組織資助的記者,最高可被判處10年徒刑。
此後,《El Toque》就成了古巴警方的眼中釘,警方毫無根據地聲稱《El Toque》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資助,並拘留了據稱與《El Toque》有合作的記者。尼維斯與家人現居美國邁阿密,但他的安全仍持續受到威脅,包括收到未知號碼發來的WhatsApp訊息,訊息帶著恐嚇意味,「我們嘗試通過各種方式聯繫你,但你拒絕了我們。」、「現在我們必須親自來找你,而且我們確切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你。」該訊息還附有他家外觀的照片和影片。
不過《El Toque》團隊並沒有被擊垮,如今,《El Toque》以跨國新聞編輯室的模式運營,記者分佈在十個不同的國家,除了尼維斯所在的美國之外,還包括墨西哥、西班牙和智利。少數記者還留在古巴進行秘密報導。產品團隊與其受眾的距離,使得維護和擴展《El Toque》的匯率工具變得困難。
「古巴的許多人都使用該服務,但他們無法公開談論他們如何使用該服務,這又增加了一層複雜性。」桑切斯說。她的團隊發出了匿名調查、監控API使用情況並密切追蹤app數據,以取代與使用者進行一對一的對話、了解使用體驗。 她表示,「在沒有用戶聲音的情況下建立產品非常具有挑戰性。」
儘管如此,用這種曲折方式取得的用戶回饋,確實促使《El Toque》團隊又推出了配套的加密貨幣交易追蹤器。2023年,也正是用戶回饋促使團隊推出了app程式。在app推出的第一個月,每天的使用者只有173名用戶,但到了2024年6月,使用者數量達到了每天7萬4,000名用戶的新高峰。
匯率服務對《El Toque》本身的價值
尼維斯表示,匯率服務對《El Toque》來說最重要的價值是作為行銷,這比任何未來的收入都重要。該工具大幅提高了《El Toque》在古巴的知名度——《El Toque》當然也持續撰寫傳統的新聞報導文章,匯率服務的存在,讓古巴民眾點閱《El Toque》,從而看到《El Toque》的新聞報導、閱讀到《El Toque》希望民眾關心的議題。
桑切斯表示,《El Toque》團隊不斷嘗試將用戶重新定向到該新聞網站的每日報導和政治問責新聞。《El Toque》超過93%的網站流量來自行動設備,因此他們也在app中放入報導文章閱讀的欄目,好讓身處任何地方、正在使用手機的讀者都能閱讀報導。
匯率工具的存在也讓《El Toque》的重要性——還有其在古巴當局眼中威脅性——劇增。2024年五月,包括古巴總理曼努爾.馬雷羅.克魯斯(Manuel Marrero Cruz)在內的政府官員,指責《El Toque》代表美國政府利用匯率破壞古巴國家經濟。官員們還聲稱,《El Toque》提供的匯率不值得信任,因為有心人可以在社群媒體上透過發布假的換匯市場報價來輕鬆操縱這些匯率。
亞歷杭德羅則評論,「這是古巴政府針對獨立媒體的更廣泛對抗的一部分。」、「將經濟失敗歸咎於外部實體,很符合古巴政府幾十年來用來逃避責任的劇本。」
《El Toque》受到攻擊
在政府發表攻擊言論之後,《El Toque》也很快就看到一波殭屍帳號出現在社群媒體上的非正式換匯群組,並發佈極端的買賣價格——可想而知,用意是癱瘓掉《El Toque》的追蹤器。而《El Toque》的反制,是在工具系統內建了用戶標識,記錄了過往正常、常規的貼文。 《El Toque》透過這種演算方式,辨認出有著一致、規律換匯行為的社群使用者,並且設定了列入計算參考的用戶貼文,發文頻率是每24小時只發布一條貼文。尼維斯說,像這樣的防範方式,已經有效地過濾掉了殭屍帳號,從而避免《El Toque》的參考資料被擾亂。
政府言論帶來了對《El Toque》的技術挑戰,也有可能削弱使用者對《El Toque》的信任。尼維斯表示,目前他的團隊首先透過透明度維持住用戶群。
尼維斯說,「我們從一開始就明確說明了我們算出匯率的方法,我們沒有改變我們的方法,只是增加了新的安全層……我們甚至發布了我們每天(抓取)的社群媒體貼文列表。」如他所述,《El Toque》 定期發表有關其方法的文章,並在匯率ㄒ時提出解釋。 亞歷杭德羅與人合著的一篇學術論文驗證了該工具背後的經濟理論,目前正在接受同行評審。
「我們還在這裡。我們度過了這場危機。」尼維斯說,「儘管受到政府的攻擊,人們仍在使用我們的匯率,並給我們回饋評價。」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威權復辟記者流亡人數倍增 新聞自由倒退走
- 威權從未消失,只是換了方式:前總統記者兒子流亡,尼加拉瓜式的白色恐怖
- 拉美調查記者的韌性:AI技術與跨境聯盟共創報導的新時代
- 俄羅斯的通緝名單:海內外新聞人赫然在列 司法成為報復異議記者的工具
- 當法律被用來傷害新聞自由:印度政府如何將法律「武器化」以壓制和恐嚇記者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