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十屆社會公器獎

得獎單位:上下游新聞市集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

突發新聞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致命40秒!煞不住的中捷列車 聯合報都會地方中心採訪團隊 聯合報

 

特寫新聞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殺害二個小孩之前——單親媽媽殺子案 簡竹書、杭大鵬 鏡週刊

 

解釋報導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德國氫火車上路 氫氣時代崛起 呂國禎、黃惠群、管婺媛、陳宗怡 商業周刊

 

新聞評論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革命前夕》林向愷專欄 林向愷 信傳媒

 

新聞攝影類

單張新聞攝影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記錄歷史性一刻 裴洛西專機降落台灣 高彬原 聯合報

 

系列新聞攝影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亞希德內的死亡地下室 楊子磊 報導者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

突發新聞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從缺 從缺 從缺

 

從缺理由:

突發新聞一直是影音新聞的最大宗,也是電視新聞真正實力的展現。但實際上,突發新聞獎這幾年參與件數一直有下降趨勢,今年參與的件數,勉強維持跟去年一樣,僅有16件。在有限的選擇裡,我們入選了四件作品。

進入決選評選階段後,有兩件票數相當,優缺不一,可說難分軒輊。在考量作品彼此特性差異相當大之外,評審們也覺得要說服自己哪一件作品能夠脫穎而出,代表今年的突發新聞獎,委實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

尤其媒體進入數位時代,電視新聞已經是透過各種網路平台、YT 新聞以及入口網站等多元通路的全媒體傳播;在時間急迫壓力下,重大突發的新聞報導,如何在隨時更新中兼顧正確性與新聞倫理,更顯重要而且考驗新聞工作者的智慧與勇氣。

在抱持著期待更好、近乎苛求的心情下,評審以共識決忍痛通過今年從缺的決定。

評審一致認為,做此決定,是希望提醒各從事影音新聞報導的媒體,未來能投入更多資源與人力在突發新聞的報導上,以提供更多優秀的作品給觀眾,從而在質、量提升的基礎上,踴躍參與突發新聞獎的競賽。相信突發新聞將會是提升台灣媒體影音新聞最重要的一股驅動力。

 

短篇深度報導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被制約的青春 TikTok癮憂 許珮珍、戴佳儀、陳岳威、梁莉苓、柯閎騫 鏡電視

 

長篇深度報導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大照顧時代-孤獨死‧求生路 王心喬、張鎮安 聯利媒體

 

新聞節目獎

得獎作品 代表人 所屬單位
華視新聞雜誌 華視新聞雜誌團隊 中華電視

 

廣播及網路(音頻)類

廣播新聞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Let’s talk in Taiglish? 校園雙語開口說 趙佳韻、林文玲、林曉君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花蓮分臺

 

Podcast新聞節目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The Real Story》 詹婉如、李雪莉、藍婉甄、曹馥年、陳德倫 報導者

 

不分媒體類

國際新聞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99 vs 1 的戰爭:COP27直擊與台灣生存解析 林奐成、林雍琁、蔡青縈、周妤靜、蘇彥誠 願景工程、聯合報

 

調查報導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垃圾黑市錢與權:一條事業廢棄物犯罪鏈的生成 何柏均、林慧貞、方德琳、柯皓翔、洪琴宣 報導者

 

財經新聞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方寸之戰-解密矽盾之島 侯建州、李文儀、范逸華、林建宏、歐俊杰 三立電視台

 

新聞敘事創新獎

藝術與文化新聞獎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亡國感下的台灣藝文追尋與迴聲 楊惠君、張子午、余志偉、黃世澤 報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