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創新不應成為理解新聞的阻礙/林日璇
今年投稿的作品,有許多傑出的設計方式,讓評審團學習很多,也深受感動。此次作品的創新敘事方式,主要都以「換位思考」、「感同身受」為主的主軸,透過不同的輔助方式,讓讀者很快進入情境,以主角方式去思考議題,同時也可以快速理解議題和自己的關聯性。這次也有作品以非常創新的敘事手法,解構非常複雜的科學議題。
這一次,我們看到好多精彩的互動元素,每一個設計都快速讓我們同理該議題的論述以及情境,無論透過卷軸式網頁、還是模擬小遊戲、抑或簡單的測驗,都讓我們體會到了現在學測的題目難度、獸醫師的兩難、跨境交易詐騙、或是梗圖知識,更進一步給予讀者對於議題豐富的思考層面。此外,許多作品透過地圖或是視覺呈現,解構較複雜的政治或是科學議題,像是透過日本地圖介紹候選人來分析日本選舉,或是透過滿版圖片一片一片解構火箭的結構,讓人有相當高的動力把平常會直接跳過的議題看完。
此次因為有相當多精彩的動畫及小遊戲設計,因此評審團這次討論的重點在於兩大面向。第一、這些引導讀者深入探討的前導敘事元素,是協助讀者快速理解新聞議題與內容的助力還是阻力?新聞閱讀的環境是快速的,標題、網頁、內容是否吸引人,都是讓讀者決定是否進入觀看或是直接跳過的關鍵。也就是說,讀者會去判斷是否會花許多心力觀看這則新聞或是需要與新聞互動,因此,許多花心力的新聞,就容易被跳過,訊息也無法傳遞。而在設計創新敘事元素時,是否流暢並指出新聞內容的核心議題,是輔助還是分心?入選的作品,選擇了最適合該議題的呈現方式,俐落地切入議題(像是居住正義透過試算表馬上可以理解能夠負擔房屋的區域)、相當流暢重現情境的模擬劇情(以手機對話的視覺呈現探討PUA交友詐騙、以及從獸醫師日記的角度設計的模擬收容小遊戲探討收容犬議題),都對於該議題,讓讀者快速融入,且引起讀者相當高的興趣進一步理解議題。但有作品也是透過遊戲模擬複雜的議題,但是遊戲複雜到讀者不會玩,這就是使用創新敘事非常需要注意且掌握的關鍵,不應成為理解新聞的阻礙。
第二、設計的動畫或是各種互動元素,是否各種元素能流暢地整合新聞議題的敘事內容,在視覺排版、或是敘事議題的進行中,所插入地元素是銜接、畫龍點睛,還是分心、阻礙?一頁式詐騙這篇,開頭使用簡單的動畫帶入情境,後續使用類似橫向卷軸的復古遊戲,一站一站解析一頁式詐騙的流程,額外的互動元素相當適切,引導下一個敘事內容。火箭這一篇也是透過特別的視角,分層次講解火箭結構與飛行歷程,向下捲新聞頁面時,同時似乎也在跟著火箭飛。有些作品用了衝突性動畫元素,但設計元素安排較為分散,無法讓議題聚焦,就比較可惜。
此次評審團很有共識,針對以上兩項議題有許多討論,都對於今年投稿作品感到相當驚艷。我在第一屆敘事創新獎擔任此獎項的評審委員之一,今年(第三屆敘事創新獎)可以看到,有非常多設計得巧又好的安排。恭喜大家,在設計上有精彩的創意與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