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卓越新聞獎

電視及網路 (影音) 類得獎作品

獎項

得主

入選作品

突發新聞獎

城中城大火46死43傷慘痛代價 掀開老舊複合建物歷史沉痾
TVBS-N   110.10.14~111.05.19
楊麗芬、何宜信、黃筱淇、方志成、吳忠勳

作品簡介:
高雄城中城大樓於民國110年10月14日凌晨將近三點起火燃燒,當時出動139輛各式救災車輛以及377名警義消前往支援,火勢在清晨七點多撲滅,但大樓建築構造複雜,直到當天下午四點多才完成搜救工作,因此造成46死43傷的嚴重傷亡,新聞團隊在火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掌握救災進度,過程中,牽扯到火警的事發原因、老舊複合式建物的管理與運作、城中城大樓歷史功能演變的權責劃分,以及後續災民及現址的歸屬善後,種種一連串的問題,都有待社會及政府單位的關注及投入。

短篇深度報導獎

醫愛撫虐
大愛電視  110.12.13~110.12.19
吳志怡、張略家

作品簡介:
2020年台灣的兒虐事件粗估就有8萬3千多件,兒虐通報案件逐年攀升採訪團隊不只報導家庭暴力的現象,更企圖發揮媒體影響力,推動兒虐防治。
本作品報導台灣家庭暴力現象,增強社會大眾對兒童虐待之認識,傳遞兒虐辨識的相關知識。新聞團隊也報導醫療人員在其中扮演的關鍵促進和預防角色,及兒少保護團隊如何建立完善的案件處理流程。

長篇深度報導獎

水危機之島
天下雜誌  111.06.15~111.06.17
李洛梅、張涵青、林有成、俞子堯

作品簡介:
台灣四面環海,水氣充沛,平均年雨量高達2500公釐,卻因地勢高聳、河川坡陡流急,超過八成的雨水都流入大海,是個缺水的國家。
近年受氣候變遷影響,旱澇變得更極端,大旱和暴雨夾擊,對水庫供給是很大的挑戰。而身為科技島的台灣,還需要穩定的水源發展半導體產業,如何開源節流且公平地分配水資源,是重要課題。
此專題從一條河來看台灣水資源的運用與問題,並提出可能解方——河川法人化。讓過去本對氣候變遷無感的民眾,透過肉眼可見的影像畫面而有感,進而引發討論,關注台灣的水危機議題。

新聞節目獎

消失的國界
三立電視  111.5.28、111.7.30
消失的國界製作團隊

作品簡介:
《消失的國界》開播至今已經十四年,踏遍全球六大洲、超過一百多個國家,播出650集以上。內容以國外報導、跨國議題為主,包括國際政經局勢、環境議題、區域文化、具影響力人物等各類題材。節目最大的特色在於,「原創自製」,絕大多數報導內容都是記者出國採訪、實地拍攝製作;與外電編譯相較,更多了台灣記者的現場觀察和跨文化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