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藝術與文化新聞獎|《報導者》台漫專題獲獎 評審評為「視野開闊、文筆清暢」佳作

陳洧農|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報導者》文字記者陳德倫(左)從評審召集人蔡其達(右)手中接過獎座。
第21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藝術與文化新聞獎的桂冠由《報導者》團隊的作品〈新台漫時代——在日漫與韓漫夾擊下,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摘下。製作團隊包括:陳德倫、洪琴宣、陳怡靜、李雪莉,以及楊子磊。本獎項頒獎人由評審召集人蔡其達擔任,蔡其達現為思想坦克總編輯。
蔡其達表示,今年是藝術與文化新聞獎第二次頒發,總共有78件作品參賽,包括文字、影像等類型的作品,競爭十分激烈。
報導分為以下四個篇章:
- 〈亞洲不只有日漫──在歐洲試圖找到定位,「複雜又迷人」的台漫面貌重塑中〉
- 〈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亞洲區藝術總監法舒婁:台漫缺乏一個現象級的作品〉
- 〈新生代台灣漫畫家的突圍戰鬥──品牌化、在地化,用新題材為產業拓荒〉
- 〈網路條漫世代崛起!韓國平台如何打造跨國漫畫生態系、黏住8千萬讀者?〉
本專題對近十年的台灣漫畫變化進行梳理,脫離純粹的本土出發觀點,走入國際漫畫節和跨國漫畫平台,以跨國的高度,看見台漫的買家和對手在哪裡,並且回望台漫在世界的定位、看見漫畫家該如何闢出生路。
評審團表示,本作品探討台灣漫畫如何迎向國際,四篇報導環繞核心,層疊漸進,梳理台灣漫畫的來龍去脈,並遠赴法國安古蘭漫畫節採訪,視野開闊,文筆清暢,努力催生台漫的「現象級作品」,緊扣時代的脈絡。
透過報導讓大家看見台灣漫畫創作者的努力
《報導者》文字記者陳德倫致詞。
《報導者》文字記者陳德倫上台代表領獎,她說:除了感謝辛苦的評審以及團隊夥伴外,也要特別感謝《報導者》,「一個自由多元又開放的品牌,可以讓各種不同類型的題目在這裡誕生」。
陳德倫說,希望透過這個專題讓大家看到,這幾年來台灣的漫畫界有非常多新的作品,而且漫畫創作者們也都非常努力地挑戰新的框架跟敘事手法,想要把台灣漫畫帶往國際舞台。
「讓大家知道不是只有歐美、日本、韓國有漫畫,台灣一樣做得出來。」陳德倫熱情地表示:「而且這個也是有我們台灣特色的東西,所以非常希望大家在看完報導之後可以去看漫畫。漫畫最好看,希望大家可以相信漫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