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屆卓越新聞獎圓滿落幕 得獎作品主題多元 涵蓋國際政經局勢 關注台灣社會議題

2022 年 11 月 17 日 | 卓新獎, 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獎

donation

宋思彤|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由卓越新聞基金會舉辦的「第 21 屆卓越新聞獎」圓滿落幕。本次由 93 件入選作品,共同角逐 17 座獎項。今年首度將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的「深度報導獎」分拆為短篇及長篇,希望能藉著有限資源,鼓勵更多優質作品的產製。

三立電視《消失的國界》拿下本屆卓越新聞獎「新聞節目獎」。(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三立電視《消失的國界》拿下本屆卓越新聞獎「新聞節目獎」。(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第 21 屆卓越新聞獎」11 月 15 日於誠品生活松菸店舉行頒獎典禮,由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主持人陳信聰擔任典禮主持,本屆共有 877 件優秀作品參賽,雖略低於去年的報名件數,但依舊遠高於往年平均 600 多件的作品。卓越新聞獎評審團主席羅世宏表示,評審團歷經了一個多月的評審過程與熱烈討論,最終共同選出了 93 項入選作品。

今年卓越新聞獎主題緊扣兩岸情勢、世界趨勢,以「從島嶼望向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作為主題。「過去幾年來,新聞業面臨的挑戰比過去更加艱鉅」羅世宏提到,在 Covid-19、俄侵烏戰爭、國際地緣政治的劇烈變化,再加上「後真相」時代的衝擊,讓處在動盪時代的台灣「更需要優質的新聞來救贖」

隨著國際與國內的局勢變遷,本屆的入圍作品則以疫情、俄烏戰爭、城中城大火、科技詐騙等主題為大宗;得獎作品的主題也相當多元,除了世界與國內局勢外,同時關注社會議題,遍及兒虐、司法、環境等層面,也同時聚焦心理健康、科技倫理、本土文化等議題。

第 21 屆「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現場。(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第 21 屆「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現場。(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報導者》入圍 6 項獲 4 獎為最大贏家

本屆最大贏家《報導者》入圍 6 項作品,最終抱回 4 項大獎,是入圍、得獎的雙冠王。《報導者》的獎項橫跨文化、社會、國際類型,部分作品更以「網路互動式媒體」的型態展現,讓評審團大讚「在讀者需求的呈現上運用得宜」。

在平面類與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的「突發新聞獎」,則分別由《端傳媒》的〈誰住城中城?〉,與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TVBS)的〈城中城大火46死43傷慘痛代價 掀開老舊複合建物歷史沉痾〉拿下,兩者都以「城中城大火」作為主題。評審團認為,在這麼迫切的時間下,兩部作品都能精準地建立起讀者的全方面了解,不論是文字或影音報導,都展現出了新聞團隊的即時與整合能力。

從報名單位來看,雖然與往年大抵相同,但特別的是,首次有 YouTuber 團隊「眼球中央電視台」報名參賽,並以俄烏戰爭專題〈【星期一現場】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烏姊妹寄生華沙重拾第二人生 抗中必看的烏克蘭劇本〉入圍「國際新聞獎」。評審團認為,該作品不論在切角、平衡性、流暢度,都具有一般新聞媒體的水準。該獎項最後由《報導者》作品〈世紀之戰裡的毀滅與圖存──俄烏戰爭5個月全紀錄〉奪下。

「深度報導獎」分拆長篇與短篇 8件入選作品角逐2獎項

「深度報導獎」部分,在時間長度與敘事結構的考量之下,本屆特別將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的獎項,分拆為短篇(20 分鐘以下)與長篇(20 分鐘以上)2 個獎項,也希望能夠鼓勵更多優秀作品。2 個獎項各有 8 個入選作品同時角逐,競爭相當激烈。最終,分別由大愛電視的〈醫愛撫虐〉,以及天下雜誌的〈水危機之島〉獲此殊榮。「新聞節目獎」則由三立電視《消失的國界》拿下,這也是該節目第 7 次獲得卓越新聞獎。

二十幾年來,我一直記得我的記者初衷是什麼」以〈醫愛撫虐〉奪下短篇深度報導獎的記者吳志怡坦言,在面臨記者生涯的挫敗後,曾讓他幾度洗要放棄記者這個行業。不過在關鍵時刻,總是有一些人、事、物,讓他憶起了自己當初選擇成為新聞人,那一份最真切的初衷與熱情。

以得獎所屬單位統計,《報導者》榮獲 4 項,是本屆最多。東森新媒體 ETtoday、《天下雜誌》、《鏡週刊》則分別奪下 2 座獎項;端傳媒、《商業周刊》、TVBS、大愛電視、三立電視、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今周刊,各抱回 1 個獎項。相信藉由卓越新聞獎的頒發,能夠鼓舞在新聞崩壞、時局動盪的時代下,依舊堅守崗位、默默奮戰的新聞人

公視《我們的島》主持人陳信聰擔任本屆典禮主持人。

公視《我們的島》主持人陳信聰擔任本屆典禮主持人。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