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新聞新戰場:《經濟學人》的Instagram與視覺化策略

2020 年 03 月 31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媒體

黃家茹|特約記者編譯

Instagram是以照片為主要媒介的社群媒體,其在短時間內吸引了眾多的使用者,近來成為品牌經營的重要管道。《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作為關注全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深度報導與評論媒體,在Twitter、Facebook上擁有一定的追蹤者後,在2013年即制定策略和目標在Instagram上開彊闢土,使用視覺化的方式說故事,試圖吸引更多年輕讀者。

截至目前為止,《經濟學人》在Instagram上有465萬追蹤者,他們的視覺化數據記者Helen Atkinson公開了《經濟學人》多年來在Instagram上的視覺化嘗試後所歸納出的一些準則。

《經濟學人》的視覺化守則

✅色彩的一致性

Helen Atkinson表示,他們的數據新聞團隊期望《經濟學人》的圖表能夠有識別性,可以在平台上與其他品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顏色的配置與品牌風格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一環。

他們使用《經濟學人》標誌底色,即所謂的「經濟學人紅」(#EC1111A)作為主要顏色或者是突顯圖表重點的顏色,並用紅色及藍色相關色作為輔助顏色,而黨派顏色或者具有特定關聯的顏色運用則例外。

《經濟學人》使用所謂的「經濟學人紅」(#EC1111A)作為主要顏色或者是突顯圖表重點的顏色。圖:The Economist@Medium (Fair Use)

✅反覆思考展演形式

許多視覺化新聞的製作者都會有一個迷思——總是想將各式大量的內容壓縮成一則圖表,但在Instagram上的圖片尺寸受到限制。

因此《經濟學人》的製作團隊著重以最清晰的方式顯示圖表的元素,他們將圖表元素極簡化,以最清楚的方式呈現在Instagram版本的圖表上。

圖左:原始資料圖表;圖右:Instagram版本圖表。圖:The Economist@Medium (Fair Use)

✅了解觀眾

除了《經濟學人》本來就擅長的經濟和商業故事能夠吸引既定的讀者之外,他們也試圖透過Instagram得到與其他閱聽人互動的機會,尤其是那些不太了解他們涉及廣大領域如文藝、科學、體育等等的閱聽人,Instagram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向更多閱聽人展示《經濟學人》的多樣化,也因此他們的Instagram受眾群更加年輕:70%的追蹤者年齡在34歲以下,超過四分之一的追蹤者年齡在24歲以下。

✅讓觀眾在數據中找到「自己」

《經濟學人》的數據團隊發現地圖和排名類的圖表很受歡迎,因為讀者喜歡查看自己所屬的城市、國家或地區在數據中的位置。在這類的圖表下,人們將數據與其他人進行比較,並標籤他們的朋友,使得這類的貼文能夠擁有更多的參與度。Helen Atkinson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在數據中找到自己可以幫助讀者建立人際關係。

✅有時最好的視覺化圖表是沒有圖表

Instagram上有大小、篇幅等限制,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在Instagram上呈現。《經濟學人》期望他們在Instagram上的圖表能夠被看見並理解,有些數據確實複雜且龐大,如果一意孤行將複雜的數據製作為圖表,則會使他們的版面和貼文看起來雜亂不堪,並影響其他貼文的效果。

 《經濟學人》的其他嘗試 

《經濟學人》不僅在Instagram上做視覺化的努力,他們也在Twitter另外建立The Economist Data Team的帳號,將重要的數據新聞採用視覺化圖表與簡單的文字說故事,嘗試結合現代人的閱讀行為,將議題討論發揮更大的效益。

而除了致力於視覺化圖表之外,《經濟學人》在Instagram各式新功能的運用上也下了一番工夫:他們在最近也嘗試使用Instagram的互動式功能將數據新聞呈現。

他們每週在Instagram的限時動態上利用民意調查等功能舉辦新聞測驗,除了能夠增加閱聽人的參與度之外,也能搜集他們對於該議題的反應和回饋。

《經濟學人》嘗試使用Instagram限時動態的互動式功能將數據新聞呈現。圖:The Economist@Instagram (Fair Use)

他們在製作限時動態時便考慮閱聽人行為,挑選適合在Instagram上呈現的新聞和議題,並在原始稿件作者的幫助下設計著重於視覺和互動元素的劇本。

通常他們在第一張貼文上會提出問題或陳述來描述故事,然後仔細考慮哪些訊息應該最能引起閱聽人的注意,以及在哪裡放置互動裝置讓閱聽人參與這個議題。同時,《經濟學人》也透過與電影團隊的合作設計在IGTV上呈現的內容。

《經濟學人》的Instagram編輯Ria Jones表示:「我們整個團隊的共識就是將複雜的報表轉換為具有吸引力的社交內容。

《經濟學人》仍抱持開放的態度嘗試和學習圖表內容的製作和傳播,這些策略幫助他們將這個創立於1843年的品牌帶給年輕世代。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