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特約記者 易淳敏 | 譯校/田育志
過去社群媒體曾被譽為民主的推手,有助阿拉伯之春等運動蓬勃發展,如今情勢卻有所轉變,恐成為威脅民主的利刃。華盛頓郵報上(12)月針對俄羅斯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散播不實資訊之行動,揭露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草擬了一份全面性分析報告;內容顯示,俄羅斯網軍棲身於主流社群媒體平台,依選民感興趣的主題策動風向,大肆散播有助美國總統川普當選的文字及影像。近期俄羅斯甚至將箭靶瞄準負責調查「通俄門」的美國特別檢察官Robert Mueller,利用假消息抹黑其貪腐。
(圖片來源:Unsplash)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要由共和黨員Richard Burr及民主黨員Mark Warner領導,而該報告首次對各大科技公司提供之數千萬則貼文進行研究,其中一份報告為英國牛津大學「運算宣傳計畫」(Computational Propaganda Project)和網路分析公司Graphika共同撰寫,另一份報告是社群媒體研究公司「新知識」(New Knowledge)、哥倫比亞大學和康菲爾德研究集團(Canfield Research)一起完成,兩份內容皆空前地且仔細勾勒俄羅斯的陰謀。
第一份報告不僅詳述遭美國當局指控干擾2016年大選的俄羅斯網軍公司「網路研究社」(Internet Research Agency),如何將美國民眾依興趣劃分為數個群體,散播相應資訊,並不時調整行動力度,訊息量最高峰出現於總統辯論或政黨大會的政治關鍵時刻。藉分析科技公司龍頭Facebook、Twitter和Google提供了近幾年至2017年中期的研究數據,最新結果意外與2017年美國情報界對於通俄門事件之結論吻合,成為當年俄羅斯網軍企圖幫助川普入主白宮的鐵證。
此外,報告歸納出俄方人員為拉攏保守派及右翼選民,偏好談論擁槍權及移民議題,傳播資訊明顯有利共和黨及川普,鼓勵選民力挺川普。另一方面,為削弱非裔選民的政治力量、打壓可能挑戰川普的群體,俄羅斯設法破壞他們對選舉的信心,並散播混淆、失焦的訊息,鼓吹他們不要投票。俄羅斯網軍甚至已將觸角伸向數千名拉丁美洲裔、穆斯林、基督徒、LGBT族群、自由派、退伍軍人和南部選民。
第二份報告雖大致與前述結論一致,但首度探究YouTube和Instagram在俄國網軍行動中扮演之角色。報告回溯2009年俄羅斯網軍對國內政治運作影響的起源,且早在2013年便轉戰Twitter上佈署,根據其提供的推文,俄語占了57%、英語為36%,俄國對美國政治的野心便不言而喻。
俄國之於美國就如巴蛇妄想吞象, 自2014年後每年急劇增加,網軍團隊的擴編使其得以拓展至更多平台帳戶並專業化分工,分別以地理位置、政治利益、種族、宗教等誘因濡染大批美國選民。過追蹤使用者的評論、分享按讚和其他行為,俄羅斯網軍首先滲透Twitter、大量建置帳戶,隨後Facebook、YouTube和Instagram也接連淪陷。報告中亦說明俄國人如何利用幾乎不受監督的社媒平台如Google+、Tumblr和Pinterest,以及雅虎、微軟Hotmail和谷歌Gmail電子郵件帳號傳播不實訊息。
報告顯示,俄國網軍在Facebook上的行動觸及1.26億人,尤以保守派和非裔美國人影響層面最深,誘發高達99%的行動參與,舉凡對網路研究社控制下之20個粉專按讚、分享及其他反應。20最受歡迎的粉專包含「愛國」(Being Patriotic)、「黑人主義者」(Blacktivist)、「耶穌軍隊」(Army of Jesus)等,共吸引3900萬人按讚、3100萬次分享和340萬條評論。「 網路研究社」藉由數千個假帳戶創造擬真的角色融入黑人族群,分享並交互推廣真實人生,逐步堆砌穩固且具影響力的生態系統。
隨著跨平台的整合與水平擴散,2016年川普在美國大選勝出後六個月內出現一波攀升走向,這一增長在Instagram上尤其明顯,俄羅斯網軍每月貼文量迅速暴增近四千則。統計三年以來,俄國網軍在Instagram上的貼文共計1.85億個讚和400萬用戶評論;在Twitter上轉發YouTube影片連結的人數也增加84%。俄羅斯網軍善於操作各個平台、改進了針對各個特定群體之策略,透過社群媒體上的貼文與連結,募集捐款、並組織線下的集會或抗議活動。他們甚至開始購買Google廣告,投放推廣「Black Matters US」網站資訊,以挑起種族仇恨情節之言論指責科技公司「支持白人優越主義」。
川普在俄國網軍的推波助瀾下順利入主白宮,就職數月後,俄羅斯網軍團隊便將目光鎖定美國特別檢察官Robert Mueller,透過社群媒體散播假消息,意圖趕盡殺絕、消除這個川普留在白宮的最大威脅。根據《華盛頓郵報》,俄羅斯網軍透過Facebook、Twitter和其他平台的假帳號,抹黑當時負責調查「通俄門」的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穆勒貪污腐敗,Instagram曾有一則貼文宣稱,穆勒過去曾為「激進的伊斯蘭組織」工作,甚至謊稱俄羅斯干預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的指控是子虛烏有的陰謀。
隨著這兩份報告的揭露,意味社群媒體的無遠弗屆已對國家政治話語權與民主體制構成可觀的威脅,更容易被精明的獨裁政權操弄股掌間。Warner更直言最新報告結果無疑是敲醒了一個響鐘,而Burr認為當務之急是期許一間足以辨別「風向消息」的社群媒體公司成立,再者應與分析公司等專家保持訊息共享。
網路安全公司執行長也是研究報告負責人Renée DiResta表示,俄羅斯網軍透過社群媒體進行干擾是一種長期、全面性卻不容小覷的情況,他不但能夠成功偽身在美國社群媒體,甚至操縱機器帳號、創造虛擬社群,建立足以分裂社會和政治的影響力。數據顯示,這並不是一個小規模問題,可以透過調整平台的廣告購買政策來改變,反之,已是一種全球性跨平台攻擊之病毒,利用每個社群網路上的功能,由少數人開始「感染」,慢慢擴散、蔓延整個社會生態系統,甚至將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事實上,Renée DiResta認為利用網軍散播不實訊息的問題猖獗,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軍備競賽,雖無法化解此現象卻必須掌握管理之。他表示不能完全咎責於社群媒體本身,建議要求社群媒體平台、獨立研究人員與政府攜手合作、共體時艱。因應網軍散播不實消息的挑戰,形塑紀律、嚴謹的廣泛合作,並建立標準、達到管理上的共識,以保護訊息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