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廣受歡迎,也成了政治宣傳兵家必爭之地。為解決所謂「隱藏廣告」(dark ads)問題,由本月起,英國臉書也開始核實所有政治相關廣告主的身份和位置,並在政治廣告上貼上「由誰付費」標籤,令臉書用戶可以一目瞭然誰在為某某候選人或政治議題宣傳造勢。

臉書這一規定政治廣告註明出處的做法已先在美國及巴西推行。英國臉書現除本身平台外,也在其英國Instagram推出這做法。該公司表示: 「我們在已推出這做法的國家取得進展,但我們亦知道不一定能夠完全阻止濫用情況。我們認為更高的透明度有利於民主,有利於選舉進程。」

同時,英國臉書由10月15日起,會將所有關於各政黨、候選人、競選活動、立法和公民投票的政治廣告,全部收集儲存在一個廣告檔案中,任何臉書用戶今後都可查閱未來七年之內的相關廣告主的信息;用戶也可以舉報任何未標明出處的政治廣告。該社交媒體公司聲稱,違規廣告會被下架,要核實身份才可發布更多政治廣告。

早前,臉書因爆出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 )擅取五千萬用戶資料的醜聞而備受批評。據稱,這些數據曾被人利用投放政治廣告影響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選情。醜聞舉報人Chris Wylie也聲稱,數據洩露可能也影響了英國的退歐公民投票。

今年7月,英國當局完成了一個關於「假新聞」fake news調查,並提出改革辦法以解決社交媒體平台上的虛假信息泛濫問題,調查報告主張創建一種介於平台和出版商之間的新形式的科技公司,並推動禁止社交媒體網絡上的所有所謂「微目標」(micro-targeted )政治廣告。


可參閱報導:

Facebook makes political advertising ‘transparent’ with information on buyers in UK

Inquiry report warns of ‘crisis in our democracy’ from ‘campaigns of disinformation’ as it recommends major reforms to fight ‘fake news’

何鉅華,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