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充斥網路,在今天已不是新聞。當前要務除了各種檢舉、查核打擊假新聞,建立防駭系統機制保護網路自由安全,設計一套自我管控機制,以及強化識讀辨識教育等作為期達到標本兼治外;恐仍須積極建立法治態度,在維護國家安全下,以不妨礙新聞、言論自由為大前提,認真落實執行現有的相關法令,始能產生防治效應,回復媒體的公信力!

時值台灣年底大選,網路假新聞猖獗,混淆視聽,已到了受害者「天怒人怨」地步!根據各方資訊及研究調查報告顯示,類此行為已然嚴重影響媒體的信賴及社會的互信基石,自須群策群力,撥亂反正!

假新聞可傳播多達24個世代

據美國今年3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一項新研究,就指出,網路上存在各個領域的「不實」消息及假新聞,其傳播速度及觸及社群程度,比真實新聞更快、更廣泛;而造成這個亂象的罪魁禍首,不是機器人,而是製造、操弄「假新聞」者,如同幕後「影武者」,擾亂社會秩序及人心!

另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社交機器實驗室」(LSM)亦針對知名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進行研究,將其2006年至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為止的十年作調查分析,發現比起「準確新聞」,假新聞傳播得「更遠、更快、更深入、更廣泛」,且不分領域,幾乎「照單全收」!而假新聞被轉發的機率,比真實新聞高出7成,其廣傳的速度更快上6倍,令人悚然而驚!

同時,若由1500人閱讀,每則假新聞僅需約10小時,真新聞卻須花上60小時。而就層層散播路徑分析發現,假新聞傳播可達24個世代,真新聞最多僅12個世代,更是瞠目結舌!

美韓都曾發生操縱網路輿論而影響選情的例子

上次美國的總統大選,已讓媒體菁英體認網路假新聞的嚴重危害程度,若不回應挑戰,後果堪虞。而國際列強則在此一時期,亦紛展開形形色色的網路爭戰,以期掌控「主導權」;特別是民主國家均有「任期制」,進行定期性的大小選舉,政黨輪政已是常態,此卻反而成了「專制」強權國家覬覦、操控假新聞的「政治試驗」對象(若干民主國家朝野政客見獵心喜,亦在其國內效尤,類如法國、德國或南韓等),利用網路操控聲量、民調、爆料、抹黑等等手段,設法摧毀政敵(對手、對方)人格及政治生命,以贏得自己期待人選的勝出。

再者,有了川普的當選美國總統和「通俄門」疑雲的假新聞「成果」經驗,這些專制國家不免「食髓知味」(若干民主國家亦然),變本加厲,肇致假新聞滲透禍害網路案例,層出不窮,方興未艾,以如此不擇手段,捲動(本國或他國)政局、政情,影響至鉅,自為有識之士憂心忡忡,高度關切。

儘管目前各方集思廣益,有了各類防治良方和作為陸續推出,但比現今日以繼夜不斷侵蝕網路的假新聞,實在慢太多(呈現倍數級的落後),有點緩不濟急。簡言之,當查核證實假新聞,欲更正或處分,或欲通告各方之時,製造或操控網路者,早已逃之夭夭,可是傷害已造成!

最近南韓特別檢察官許益範在8月27日公布去年總統大選「操縱輿論」案的調查結果,認定總統文在寅的親信、慶尚南道知事金慶洙和知名政治網紅Druking共謀,在社群網路上大量發布有利於文在寅的言論及按「讚」,並起訴兩人及其他數名涉案人士(據韓聯社27日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總統文在寅支持率連續三周創下歷史新低,跌至56%,但仍過半數)。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重視。

其實,南韓並非首次爆發選舉時操控網路輿論案,國家情報院前院長元世勛在2012年總統大選時,指派心理專家與數名網紅合作,在網路上散播抹黑政敵的言論,幫助朴槿惠當選,當時文在寅也是受害者。去年八月,首爾高等法院以違反國家情報院法及公職選舉法,判處元世勛四年有期徒刑。

透過媒體識讀的事前防治,是打擊假新聞重要一環

由此看來,建立一套新的網路新聞信任度及透明度標準,十分重要。而當前的網路新聞,不似傳統媒體有一套管控系統和自律規範;業已轉變成「人人一把號」,只要我喜歡,就可以自拍、自寫、評論、直播,透過網路臉書、TWITTLE(美國川普總統猶自詡是「推特總司令」)、社群line、IG、大數據等等各種管道傳送,如果被有心人士操控,或利用IP或假帳號(例如上次美國大選假新聞的中心,還設在境外的馬其頓),不斷持續「造假、造謠、抹黑」,自易產生各種社會亂象和政治危機。加上又有「駭客」的侵門踏戶,或操控網路的「置入」,從中破壞,嚴重摧毀人性向善和互信的磐石,乃至民主自由人權的核心價值。況且使用者往往是網路軟體的「弱者」,亦易遭當機或擺弄,自須賴國家力量介入,以維護網路安全。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和主要傳播機構在今年四月間,亦曾宣布一項打擊假新聞的計畫,期為新聞工作者建立一套新的信任度及透明度標準,令人稱道。該組織祕書長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表示,這項計畫的構想是,網路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平台會在自身的演算法中,優先露出符合標準的新聞媒體。他說:「我們已經根據全球新聞及資訊分析,設計出一套自我管控機制,這套機制將道德與經濟問題結合在一起。」他並指出:「我們相信,我們的計畫將有助於促進公共討論的健全,同時保有最廣泛的多元性和獨立性。」而不久前來台訪問的無國界記者組織主席韓石(Pierre Haski),亦強調「從小進行媒體識讀素養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所謂經濟問題用經濟手段解決,科技網路產生的假新聞亦然。是以今天須有「全方位」的防治觀念和作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加強涵蓋政經、法律、社會、教育文化等層面的「科際整合」(並非只有科技專業而已),進行全面性防治,始能「道長魔消」;且司法機關亦須配合「速審速決」的作為,以因應網路的極速脈動,政府部門更須端正執法的認真態度,俾符合公義、公平、公正、透明化的需求,如此多管齊下,始能克竟事功!


延伸閱讀:

假新聞傳播 比真相快6倍

文在寅親信 操縱網軍助選起訴

打擊假新聞 記者面臨信任透明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