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陳仲豪 編譯
在數位化與分眾化的時代,新聞流動速度變得比以前更為快速,而以地方事務為報導核心的地方新聞,在這樣的環境下應該要怎麼生存?以下有一些準則可供參考。
地方新聞改革七大準則
在數位化與分眾化的時代,新聞流動速度變得比以前更為快速,而以地方事務為報導核心的地方新聞,在這樣的環境下應該要怎麼生存?以下有一些準則可供參考。
- 對目標閱聽眾投放特定內容:
地方新聞需要涵蓋各個主題、樣樣皆包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為了做出區隔,現在的地方新聞必須了解閱聽眾的需求、興趣以及想解決的問題,將這些議題作為報導的重點,並從中獲取利益;透過對當地市場的了解與觀察,進而提高地方新聞在當地的能見度。
- 將新聞發表在閱聽眾常使用的平台上:
地方新聞要主動尋找自己的目標受眾,並將文章發布在他們經常使用的平台上。同時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平台發表時,要利用平台間各自的特色來滿足閱聽眾的需求,而非在所有平台上都發表同一套內容。
- 配合閱聽眾的生活步調與習慣來發表文章:
配合閱聽眾的生活步調、習慣、時間與專注力的區間,要能提供「數位媒體先行」的模式,同時也要能跳脫「電子、紙本二選一」的思維,當下熱門的議題可以先發型電子版本,之後再將更深入且升級的新聞內容製作為紙本版。
- 將非經常性閱聽眾轉變為長期的付費訂閱者:
引導閱聽眾從隨機、偶爾的閱讀你的內容,變成經常、習慣性地使用,最後成為付費訂閱者,甚至推薦給其他人。利用同樣的策略來最大化讀者的價值並吸引廣告商,同時也透過其他管道,如舉辦活動、電子商務銷售來增加收益。
為了達成這些目標,除了借助科技、資料分析工具的使用,也需要不斷地嘗試。
- 拓展並多元化收益的方式:
不斷發展、測試,並創新各種能夠創造利益的方式;舉例來說,跨部門的合作是一個好方法。將重點放在創新拓展新收入的方法,同時不斷向你的目標讀者和社群宣傳、測試與開拓不同的新產品和服務。
- 善加利用合作關係,以較低與彈性的價格提高產能與服務:
利用合作結盟、第三方服務、資源共享,以及彈性的人力配置,來拓展公司各方面的工作,如內容創造、行銷、科技與資料蒐集等等。如此一來可降低投資門檻和成本,彈性化你的支出,並且能分散風險。
- 利用「微型出版商」的經營模式來驅動客群人數與利潤的成長:
組織跨部會的「微型出版商」團隊並指派主管,以一般商業經營的模式管理,並對顧客成長與滿意度對建立課責制度。擴大這些小團隊的職責,讓其不單單只是負責內容的創造,而是同時也掌控內容傳播、客群成長、收益創造,以及品牌的成長與品質管理。
運用準則而成功的例子
而在美國各地,的確有些新聞組織在這些準則的應用下,獲得了不小的成果。
Michigan.com與其旗下的Detroit Free Press與過去相比,其現在舉辦的活動數量是過去的數十倍,同時也透過售出的票卷及其他相關收益,創造數十萬的新收入。
The Durango Herald的員工與董事會給了自己一個挑戰:全面性地改革該社與當地讀者、企業的互動,包括舉辦活動、參與地方社區組織、與當地圖書館合作、改進數位媒體的使用者經驗。跳脫「電子、紙本二選一」的框架,該社採取先數位,後紙本的模式,成功將其線上訂閱數提高至兩倍,紙本訂閱數提升三分之一倍。
The Seattle Times則紀錄了西雅圖的轉變。他們混合了許多不同的策略,例如大幅增加影片、Facebook直播、電子報等等來提升流量以及使用手機查看的使用者數量。他們也建立了一個更簡易平順的訂閱流程,提供更完整的訂閱方案來服務數位與紙本的訂閱者,這樣的策略為他們增加超過百分之二十的線上訂閱量,而他們從線上訂閱所獲取的收益也提升了百分之五十。
News Reporter座落於北卡羅萊納州的懷特維爾,他們的經營者與員工有一個看似簡單卻艱難的挑戰:不被淘汰。在邊郊的哥倫布郡,貧窮、失業率、老化人口,以及嚴重的鴉片問題困擾著當地不景氣的經濟。News Reporter可說是做了徹底的改變:增加其影視、社群、行動功能,從零開始創建一個行銷團隊、簡化廣告、舉辦活動及競賽,種種措施都是為了提升社區對鴉片問題以及精神疾病的意識,而於此同時這些措施也為該公司帶來收益。
無論是依附財團或是獨立的媒體,都獲得成功
與許多案例一樣,當Garnnett傳播公司旗下的Milwaukee Journal-Sentinel開始嘗試這些策略時,公司內的編輯與記者大多仍集中火力於紙本新聞,思考如何填滿版面,編輯會議也總是聚焦於紙本新聞以及賣廣告。而在短短15個月間,公司內的資深記者開始逐漸熱衷於數位媒體,過去你會聽到有人歡呼「我的報導登上頭版了!」,現已變為「你有看到我的報導點閱數衝到多高嗎?」,他們漸漸克服許多新聞編輯室的通病-忽視內容是否對讀者胃口,只會一昧添加內容,不懂取捨。於是,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讀者、資助者,並透過不斷的實驗與嘗試創造更多收益,其線上訂閱量也翻倍,與同屬Garnnett旗下其他同樣位於威斯康辛州的新聞組織機構也有更緊密的合作。
獨立報紙Minneapolis StarTribune改變過往以紙本為中心的模式,將重心轉放在讀者身上,他們重視讀者「何時」以及想要「如何」閱讀,這也反過來使他們的紙本報紙更加吸引人。他們創立一個有組織規律的活動部門,這大大地提升了他們在社群媒體上的表現與曝光率,為他們每年帶來上百萬的收益,也將他們的線上訂閱數量提高了數十個百分比。
同樣的,這些準則不只適用營利新聞機構,運用在非營利新聞機構同樣有顯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