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鄭閔文 編譯

新聞界一直以來都很希望能反應社會的多元性,而在過去的十年間,許多人致力於新聞產出的多樣性、平等、以及多元包容(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 DEI),希望能針對這三點,在美國境內的新聞內容、消息來源、以及從業人員上,創造出有意義的改變。不過從數據上來看,卻沒見到什麼成效。

民主基金會(Democracy Fund)針對以提升新聞界DEI為目標的組織、計畫、研究的善款投資,追蹤了5年左右,得出一份調查結果。從這份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目前為止哪些重要的工作已在進行,也可以給未來的投資一點方向,最重要的是能激起對於善款的討論,尤其是那些急需新資金來源的缺口。

這份調查報告是根據〈媒體資金地圖〉的資料整理而成,雖然資料蒐集上有一些侷限,例如採用自我通報的機制,以及款項的分類不夠詳盡,不過還是能從中看到一些大趨勢。

另一個哈佛修倫斯坦研究中心和西北大學的研究,也採用一樣的資料來源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指出,針對新聞界的善款並不足以彌補傳統新聞室一直以來所流失的資金。現有的資金也有令人擔心的缺口與差距。與《民主基金會》的數據結果相對照,會發現投入新聞產業多樣項、平等、多元包容(DEI)這塊的資金是在減少的。

根據這份截至2018年2月為止的數據,有一些值得關切的點:

  1. 從2009年至2015年,總計有274個贊助者,捐贈了1,105筆款項,總額為1億560萬美金。而受贈者則有294位,其性質涵蓋種族與族群,女人和女孩,或LGBTQI(包含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雙性人)等群體。
  2. 總體的捐助額是下降的。
  3. 相較於計畫以及針對特定案子的捐款,捐助種族與族群這塊相對較少,只得到少部分的資金來維持財務上持續運作。
  4. 與種族和民族相比,針對性別相關的新聞和員工的投資,大量的減少
  5. 在新聞界,針對LGBTQI群體的資金還是非常侷限。

看得出來過去所做的一些努力正面臨挑戰,資金的衰退讓新聞產業整體也跟著緊縮。不過這樣的資金短缺,並不能解釋長久以來新聞界對於少數族群與白人聘用機會的不平等,以及領導者為什麼沒有做到當初承諾的多樣性,這點也難辭其咎。

重新檢視這段歷史,研究者面臨更多的問題:

其一,如果新聞界內部都無法做到多樣性、平等、多元包容,人們要如何去支持這些「檢視不平等」的調查報導與計畫?

其二,如何重新思考公正合理的資金,使得特定種族的媒體露出,不會加重資金來源和結構的不確定性?

最後,如何確保這些對於多樣性、平等、多元包容的投資,會對整個產業有全面且能夠被量化計算的影響?

這份研究報告也是在提醒著大家,必須確保策略在執行時要有效且公平公正。同時也必須致力於新聞界的改革與創新,製造資金、創造合作、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