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歐洲國家的公共電視,不僅提供新聞和文化節目。基於對公共價值的思考,以及在不同時空處境回應社會的需求,公共電視的組織布局和具體營運策略也會跟著連動,節目內容與外展活動就會跟著受到影響。
而公視與社會企業互動是個極佳的例子。
以奧地利公視(ORF)為例,它常設人道部,除了不定時發動海外救援與國內支持弱勢的宣導行銷活動,每年聖誕節前還有全頻道全日募款分享節目(註一)。這種募款活動不是為公視員工和公視營運募款,而是為全國進行慈善活動的組織,還有投入慈善活動的企業提供平台,用平台比舞台似乎更為適切,因為這不是表演、也不是秀自己來榮耀自己。
在奧地利有許多非營利組織,他們經年累月投入社會服務事業,例如老人照顧、身心障照顧等(例如這個教會服務組織https://diakonie.at/english)。而公共電視的募款活動,則是針對這些社會制度與資源容易忽略的對象,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可以自立,或者有尊嚴的生活。這正是現代社會企業的典型例子。
而這些非營利組織的收入,來自某些自營商業活動,例如小餐廳、咖啡屋、農業等生產事業,也同時靠認同理念的社會人士捐款。另外,有些大企業每年會提撥資源支持若干相似活動,這樣對企業形象好,也實際幫助到特定民眾。
奧地利公視有許多分台,這種年度行銷活動由人道部和某些分台一起承辦。由以色列點燃蠟燭,空運到奧地利,再分送各地,象徵把光與愛送給別人(https://tvthek.orf.at/profile/Guten-Morgen-Oesterreich-0635/13887643/Guten-Morgen-Oesterreich-0635/13956153/Licht-ins-Dunkel-Friedenslicht-aus-Bethlehem/14189453)
(https://lichtinsdunkel.orf.at/?story=36)。
聖誕節前,這種活動到達高潮,奧地利公視配合活動,在頻道播出這一年來各社會企業和一些商業組織支持弱勢服務的回顧,穿插相關人士訪談說明,也可討論未來工作期待(https://lichtinsdunkel.orf.at/?area=benefizprodukte)。
這樣的節目會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播出,如同社企流水席,許多單位都有機會呈現分享自己的工作,讓大眾了解,並同時開放線上募款活動。在這天節目之前,奧地利公視人道部會先與各單位討論,募款的分配方式,來年可以得到多少款項。當然,這些款項後來怎麼用,又可成為下一次節目的內容。
這些事業單位可能各自有嚴肅的制式稽核,在這種節目中,氛圍倒不是交代善款流向,而是有個定時和固定的園地,可以一次讓觀眾了解社會在服務弱勢方面有什麼發展。在西方社會,有個字Inclusion,可翻譯為包容,詳細點說,還有讓所有人都不孤單疏離,仍感覺到同屬醫社會的意思。因為人需要活在關係裡,從相互理解感覺到價值。奧地利公視的年度社企分享募款,正有這種味道。
當然,電視就是電視,既然以電視節目呈現,就要考慮視覺效果和資訊豐富。若讀者看每年奧地利公視製作的新年音樂會不難理解,高度文化素養的國家年年總是可以變出不同花樣。至少不是很制式的唸公關稿或消費弱勢者博得同情。想想看一整天的節目,如果沒有多樣深入的內容,怎能看得下去?又怎能達到募款效果?
其實現在已經是新媒體時代,有人或許認為,民眾都自己在社群媒體來往,何必還要傳統媒體?以奧地利公視這種擴及全國的社企和慈善募款故事節目為例,因為設備和聚合效應,以及公信力,傳統媒體若能持守倫理,在專業表現球進步,仍有一定發揮空間。
從公共電視身為公共媒體的意涵來思考,一個電視台頻道成為全國社企的交流平台,又能讓觀眾有機會一口氣看到多樣服務,頗能彰顯「公視」所以「公視」。
台灣在2018年春季,於台中舉辦「亞洲社企流」活動,邀請十多個國家的社會企業分享經營創新,例如食物銀行、老年照顧等。在場人士聽聞歐洲國家公視還有以上的做法感到驚奇羨慕。台灣的慈濟功德會算不算社會企業,社會自有公論。但除了慈濟有自己的電視媒體,其他多數社會企業沒有自營媒體,更不用說才草創的各種新興社會企業。台灣的大企業默默作服務作得好的,如果新聞刺激性不夠,現在也不容易有充分機會讓觀眾看到學到改善問題的方法。
若是未來台灣可參考奧地利公視這種已經快四十年的做法,人家西方國家用以色列伯利恆傳蠟燭火光,我們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要用別的論述也無妨,只要彰顯人道本質而非藉施捨榮耀自己。或許有助我們的社會企業創新更活潑,帶動更多民眾從寄望批評政府官員的旁觀者,轉為投入服務發展的叁與者,或許這才是公民社會應走的方向:公視和民眾各進職責,影響社會良性發展。
註一:
相關資料可參考以下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zDD_BRwUc
https://www.area.at/de/hoffnungswauwa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8lfW2l3D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IXW3TwfFg
https://tvthek.orf.at/profile/Salzburg-heute/70019/Salzburg-heute/13982089

周傳久,公共電視新聞部記者,負責製作新聞雜誌節目專題。
自1995年獲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赴歐學習小朋友每日電視新聞後,多年來持續前往各國公共電視學習創新服務,透過卓新獎電子報等管道分享大眾。
2008年獲高師大成人教育博士後,研究各國因應高齡社會節目及在職訓練如何增進新媒體工作效能,期為為世界老化最快的台灣,共同找到更妥適的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