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論文,主旨在探究閱聽人透過網路上的影音分享網站,究竟呈現出什麼樣的自我?兩位作者利用閱聽人理論中的觀展/表演典範(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SPP),探索YouTube、Yam天空部落、無名小站等等備受網友喜愛的影音網路平台,嘗試瞭解網路上的閱聽人熱衷於這類影音平台的原因。
論文中,兩位作者首先簡介國內各大影音平台,以及閱聽人典範轉移的理論背景。然後帶入討論重點:「網路中介下的自我呈現」。作者引用Turkle等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指出由於網路缺乏線索的傳播特性,更重要的是網路匿名性的特質,使得網路中的閱聽人習慣於隱身在網路世界,進行網路身份的經營,利用故意的「自我再現」而形成「自我再造」。
在結論中,作者指出過去研究認為,傳統的網路閱聽人,經由文字表達或靜態相片為主的網路平台進行自我呈現,閱聽人能夠擁有較大的主控權「呈現與現實不同的自我」,然而在晚近的發展的影音分享網站上,網路閱聽人無法全然隱身在匿名的螢幕背後,他們大剌剌的呈現在觀眾眼前,如此也使得表演者與閱聽人之間的「想像空間」喪失不少。
然而正如兩位作者在結論最後討論到的,未來研究者可應該深入瞭解閱聽人在現實狀況下的展演現象。該論文僅由文獻探討的方式,似乎無法給予深入探討兩位研究者一開始設定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在探究閱聽人想透過影音分享網站來呈現一個什麼樣的自我。」這是可惜之處。(記者張春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