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我思索著如何感性下筆的時候,廣播裡的DJ正介紹著譚詠麟「披著羊皮的狼」這首歌曲。DJ說:「這匹狼為愛又傻又執著,恰似飛蛾在撲火..。」細細品味歌詞,回想這首歌和陳平【註一】所走過的「廣播路」,確有幾分神似:
我確定我就是那一隻披著羊皮的狼、....我確定這一輩子都會在你身旁
帶著火熱的心隨你到任何地方、你讓我痴、讓我狂;愛你的嚎叫還在山谷迴蕩
陳平老師曾是我的長官。記得「歡喜之聲廣播電台」從政大教授關尚仁及陳平老師的手上誕生後,就一直朝著「當代台語經典音樂電台」【註二】的屬性經營;耳熟能詳的老歌、親切的台語、實用的生活資訊、開啟智慧、傳承文化系列的單元等。陳老師一手催生電台的節目規模。忙累了,總喜歡選擇坐在播音室裡休息,看著所摯愛的麥克風微笑,似乎一切的疲累也化為甘甜。
電台賣藥不是錯,錯在沒有做好把關的動作
「合法電台不會賣偽藥,會受罰的節目多是主持人所渉及的誇大廣告。」身為一位廣播節目主持人又是電台經理人──陳平如何看待賣藥文化?「電台賣藥不是錯,錯在主持人沒有做好把關的動作。」陳平還記得自己三十年前初入廣播界時,進電台口試的第一篇文案,竟是一則台語賣藥稿:「鳥頭牌蔘茸固精丸...」唸完後,自己滿臉通紅不好意思的回家了;誰知道這一試音,便敲開了夢寐以求的廣播大門。
做一個幸福且值得回憶的廣播人..
與陳老師二個小時愉快的聊天,遍數了他精采的廣播生涯。他笑著說:「在每個重要的階段總會出現打壓和不公平的事」。雖然所談的事情似乎是讓人憎恨的,但陳老師的語氣仍平靜如常。他說:「別人的人生何嚐不是如此;正因為有這些插曲,人生才會有趣啊」!!
「吃苦當作吃補,這就是郷下人的認命」。39年次,來自雲林郷下的小孩陳平,一貫「古意」和「不會計較」的個性—–連得金鐘獎的獎項和獎金都要與人對分。有一次,他憑藉實力與努晉升到副主任,結果卻來了個空降的主任,外行領導內行。
陳平有一股「台灣牛」的精神,越是挫折就越升起挑戰之心;雖是在困境中打拼;套句福特汽車「Escape」的廣告詞『路是人走出來的』,他真的就走出了一項「唯一」。全台廣播人中,唯一同時具有「軍、公、民營」電台節目主持人身份的就是陳平,他不挑工作、謙卑學習,領受著前輩的經驗,另創頭頂的一片天。
民國七十九年,他主持廣播節目一集主持費1,700元(當時一碗陽春麵5元),是全台灣最貴的節目主持人;但他還是節目、外場、配音、晚會來者不拒。他說:「有工作機會就要接,那不只是賺錢,那還得感謝別人的看的起..」。
再怎麼忙,給聽友的資訊還是不能少
出身藝專廣電科,返回校園補完學分拿到台灣藝術學院廣電系文憑。一次機會下巧遇陳清河及關尚仁兩位教授,在他們的鼓勵下,到政大廣電系又唸了一個碩士。很慶幸陳平老師到政大就讀,才有「歡喜之聲廣播電台」設立的這段因緣。
這個電台的成立正代表著一群學者「理念的實現,想法的落實」;實驗性的類型音樂電台一經發音確實不同凡響、眾所矚目。雖然;現實還是不敵大環境相逼,最終電台仍以超額利潤轉手讓出經營權,套句陳老師的話:「結果不重要,至少過程我們曾參與過,那這一刻大家都在看、那一秒大家都聽到!!」陳平老師仍是一派輕鬆的安慰著我們。數年後我們才得知,當時陳老師對高層的無情也心灰意冷。主事者為了利潤,抛理想於九宵雲外?眼看一手創設的電台被高價轉手,陳老師當時真是情何以堪?!
走過AM、FM再到孕育媒體的校園..
陳平說,他小時候常聽「周阿姨」的「好家庭」親子節目,高中時又迷戀警廣「情人橋」,聽著主持人在空中宣讀情書,想像著自己是唸情書的那位主持人,自己將會如何做節目。起心動念出這個想法,竟延伸廣播生涯至今35年,走過AM的中華、正聲電台、發起設立綠色和平、再經過FM的台北電台、一躍到軍方的漢聲、再出任歡喜之聲的台長……一路走來頗多崎嶇。
一位專業廣播人的養成,是勞心又勞力的,必須經過不厭其煩的糾正和教導。陳平說:「一顆鑽石也需要經過高溫粹煉才能拋光明亮」。但現在很多所謂「專業經理人」,只是空有頭銜,待在電台二、三年就號稱資深廣播人,動不動插腰指鼻的大聲咆哮:「我說了就算,不喜歡你隨時都可以填離職單!」陳平無奈的看在眼裡,卻不能說什麼。「或陶o就是環境吧!」他說。他常對離職的員工說:「你的離開不是你的錯,而是你選錯了地方。」
想成為「廣播人」就要懂得自律 要會將心比心
不管對新進同仁或是校園學生,陳平總是不厭其煩的耳提面命:若有一天當你坐上主管之職,一定要恪守「媒體公約」,不要錯把媒體當成「營利工具」,把聽友當「提款機」。「你的成就有多高,你的社會責任就有多重;大家對你的期待有多深,就是你的內涵必須有多飽實」。「大家都在等──等著看你摔跤;大家都在看──看你何時倒下」;「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業精於勤;荒於嬉」。
從事廣播事業已堂堂邁入第36年的陳平,由衷期盼,並籲請同業,「媒體自律」從自己做起;好話一句;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備註:
註一:陳平(本名陳宏津)簡介
【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研究所碩士】
現職:【歡喜之聲廣播公司台長】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兼任講師】
講授廣播節目製作、音樂與音效、媒體經營管理課程。
【台灣媒體應用與行銷協會理事】
媒體經歷:
【中華廣播公司編審、節目副主任、採訪主任、節目主任、副總經理】
【中華、正聲、漢聲、幼獅、台北、民本、綠色和平電台節目主持】
【新聲廣播公司副台長】
【台北淡水河、台中天天、台東大寶桑電台營運總監】
註二:何謂當代:意思是指播出某一期間所流行的台語歌曲。
何謂經典:意指經由民眾在KTV、熱門排行榜或是廣播中選播出的top100首特色音樂。
歡喜之聲廣播電台是「當代台語經典音樂類型電台」鼻祖;除了是「實驗性」的第一家類型電台之外,節目風格係依據市場調查及收聽習慣分析數據來設計,是講究科學經營的電台。節目主要以台語發音為主、自然語為輔,主要選播歌曲為60-80年代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為主;以歌手作為分期代表,例如陳雷、羅時豐…,其次為40-60年代的經典老歌,例:黃昏的故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