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0月3日外電報導一名匿名人士,在「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的新聞網站iReport.com,也就是所謂的公民記者網站,發出蘋果公司執行長賈伯斯因「嚴重胸痛與呼吸急促」而住院的線上新聞後,該公司股價在短短數分鐘內暴跌九%,美國證交會刻正調查這則報導的來源。

  儘管這是一則假新聞,但投資人卻已被嚇得心驚肉跳,同時也暴露出公民記者新聞網站報導無人把關的問題。公民記者網站近年來大行其道,它讓人人都是記者,可以用手機照相功能提供新聞現場第一手的畫面與資訊,CNN雖不保證iReport網站所發新聞的正確性,但發生錯誤的帳,仍是會算在它的頭上。像該網站不要求這些「公民記者」在登入時提供真實姓名,只規定他們必須提出有效的電子郵件地址,此便是問題癥結的所在,因為它的傳播無遠弗屆,特別是這些新聞,屬於:「未經編輯、原汁原味的新聞」,一旦「造假」,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實在太大了。在今年9月初,一篇六年前刊登在佛羅里達州「太陽哨兵報」網站上,報導美國聯合航空聲請破產保護的舊文章,陰錯陽差地被Google搜尋引擎收錄,接著又被提供彭博社的「第三方新聞內容」的公司收錄,轉發給彭博社並刊出,導致聯合航空股價重挫76%,直到9月9日,才恢復泰半。

  在美國、日本和台灣,即便是一般媒體亦曾發生過多起的「股市禿鷹」案例,就是利用「假新聞」從中牟取暴利,如今卻發生在iReport網站,益發突顯網路新聞若無法律和新聞專業的規範,後果十分嚴重。

  這種在網路上刊登未經證實的消息,對社會帶來的衝擊實不容小覷,譬如受南韓影迷愛戴的「國民演員」崔真實,因被網路上惡性貼文謠言所困尋短自殺後,南韓政府就積極著手修訂有於嚴懲網路弊端,像韓國放送(廣播電視)通信委員會,為預防以匿名產生的網路副作用,將從11月起增加適用「限制本人確認制」,對入口網站等進行留言貼文時,透過身分證確認本人的程序,同時還將向國會提出「訊息通訊網法」修正案,內容包括加強網上留言的監控、向營運商徵收罰款等。換言之,新聞媒體有必要在刊登網友提供的新聞內容前,先進行查證,並有責任約束公民網友,並研訂相關法令規範網路種切的弊端,像在台灣,光是「網路交友」,就已發生層出不窮的犯罪案件,多到數不清,誠令人憂心。是以NCC(國家傳播資訊委員會)亦須及早未雨綢繆,在不違反「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下,作適切規範,以防患未然。(本文十月十日於人間福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