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在解嚴前所象徵的符徵【註一】是昨日、是原始、是解嚴前、是不民主、單調的、阿嬤的、傳統的,但解嚴後,是過度膨脹的「民主化及言論自由」、華麗豐富多元的節目下包裹著毒物糖衣–「置入行銷」。記得有一首光良的歌「童話」,歌詞中提到:「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即然連童話裡的都是騙人的,那「十分節目裡又有幾分真呢?」,去年各媒體營收除了網路一枝獨秀之外,其他媒體都呈現衰退的局面,在大者恆大的趨勢之下,各媒體下一波的商機又在哪裡?

  去年是台灣媒體廣告市場最冷的一年,共有6家報紙熄燈打烊,電視媒體也都是負成長。雜誌媒體已無法光靠平面廣告支撐營運,紛紛轉以整合行銷的活動方式增加營收。廣播去年雖也受到景氣波及,唯有網路依然呈現開高走高的火紅局面,尤其是,正夯的網路「關鍵字」廣告更年年火速成長,羨煞了其他傳統媒體。

  根據東方線上2006年版E-ICP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的調查,最近七天內有聽廣播的人已明顯掉到37.8%,就算這種數據還顯示有「一些」聽眾在收聽,但;事實上接觸頻率或時間長短也正在直線降低。取而代之的是MP3、網路廣播、網路音樂、網路MV等,幾乎都是網路的天下。

去年廣播市場大震盪

  去年廣播整體市場,僅有房地產廣告受陸客的「樓梯聲」影響稍有成長,但「陸客來不來投資」這個問題!終究也會很實際的反應在廣播廣告的投資上;因此房產的數據也會隨著時間有所證明,最快今年底就可以反應出來。至於其他民生消費性商品幾乎兵敗山倒,廣播廣告的投注量更是年年銳減。

  多位廣播電台的業務人員,從十年前的景氣大好到現在早已退休改業,他們說到工作傷心處,都怪大環境下的不景氣!!一名資深業務蘇先生嘆道:「早期跑廣告業務時,成不成全憑老闆三分鐘當下的決定。」所以不需企劃書,也不需交際應酬。據他回憶起在飛碟電台設立之初,電台在政治金童趙少康的經營下,主打名人牌,聽說所有的廣告客戶是捧著現金排隊等著上播廣告,有時廣告滿檔的通知更長達數月之久,因此飛碟內部的業務人員,那時幾乎每月業績獎金實拿二、三十萬元。

  但一轉眼也不過數年時間就時不我予,整本的企劃書、生動的簡報、廣告加上專訪再送單元,只要二、三萬元的案子,依然無法打動業主的心。不是企製構想不好,而是廣告媒體的市場改變,加上現代人喜新厭舊的心態,其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也難敵長尾效應【註二】。在消費者習慣的轉變下,要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廣告媒體,現在幾乎是已不可能,除非媒體本身的資源夠大,服務夠多,才能夠包山包海包屯區的大小通吃。

當新媒體不斷出現時,舊媒體會消失?

  一般預估,台灣的廣播最多只剩下廿年的光景,這和傳播的環境、科技和聽眾的變遷是息息相關的。廣播北、中、南收聽族群的平均年齡,目前的主要收聽及大宗消費族群是四十至六十歲,甚至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以現時台灣人的平均壽命是七十八歲,按此推測,台灣的廣播生命可能最多不到廿年了。

  為什麼廣播的主要收聽群是老人呢?因為廣播有幾個重要特性,其一是收聽工具極為簡便,其二是只要聽得懂廣播所使用的語言,不論收聽者識不識字,都有收聽的能力,其三是收聽的障礙甚低,其四是收聽廣播可以和其他的工作同時併行,不致於妨礙其手邊正在進行中的工作。這四個特性通通適用在老者的身上。基於此,這也就是今日廣播的主要收聽群是老人家的主因。為此,當這些廣播電台的主要收聽群不見之後,廣播界自然會認為,他們也將被逐出傳播媒體市場。

  當五十歲以下的人,現在正逐漸習慣網路媒體之際;中生代也正快速融入網路之中,以免面臨被職場淘汰的風險;新生代根本是和網路媒體一起誕生的。網路媒體正如出閘猛虎,直衝平面印刷媒體和電子媒體而來,那一個媒體能抵擋得了。

傳統媒體如果能夠不死

  益世廣播節目部主任陳巧瑜,曾在一場演講會中特別提問在座聽講的學子,有那些人是看報、看電視、聽廣播的?結果每一項都甚少有人舉手。那他們到底是接近那一種傳媒呢?不必多問也知道了,那就是「網路」。

  紐約時報之前為了解決越來越多人不看報的困境,和微軟公司合作開發了一個叫做「Windows Vista」的軟體,利用這種軟體可以下載新版的紐約時報,同時用可攜式小型電腦(tablet computer)看報。這種報紙和傳統的報紙在外觀、字體、字形、編排的方式都非常相似,不但與讀傳統報紙一樣容易,且在線上或離線狀態之下,皆可閱讀這個軟體結合了傳統報紙的「易攜性」和網路媒體的「即時性」。對於平面媒體–報紙、雜誌、圖書的閱讀是相當有助益的。

  電視在網路強力挑戰的壓力下,也正往數化及互動化電視的途徑邁進之中。廣播的數位化自然也是必走之路。但這恐怕還不夠。廣播要如何能有更好的未來,恐要業界多多費心【註三】。

  廣播已走過了生命週期的最高峰,並進入衰敗期,此時如果同業間不能快速棄舊,終止無邊的廣告價格割喉廝殺策略、同業界無間道的諜報生涯,終將走到生命的終點是可預期的。廣播界如果還耽溺於已十分熟悉的模式經營,不懂整合行銷、異業結盟、節目創新及同業相輔等的新手法,那被市場淘汰也就不足為奇了。

備註:

【註一】:所謂符徵,即為符號的表徵,在傳統社會中,它必然和符指相連,才會產生意義。比如說,當我們問,桌子是甚麼時,我們腦海中會想項出一種桌子的形狀,這就是符徵。這個形狀不一定和你用的形狀完全相同,但卻足以代表那是桌子,通常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就像當你問道,甚麼是房子時,你的腦海也會有一些三角形的房子,或是公寓大樓形的圖像,這也是符徵。

【註二】:知名網路專家Chris Anderson在2004年提出「長尾理論」,強調基於網路可大幅降低固定成本的特性,投入在「小眾市場」的投資報酬上可能更高於「大眾市場」,在傳統上認為不能營利或者難以營利的長尾巴中找到新的營利點。這個「小利潤大市場」的理論,徹底顛覆傳統商業營運20/80的準則。

【註三】:文引益世廣播電台陳巧瑜主任「新世紀廣播的變遷、挑戰與未來性」的演講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