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越來越頻繁,先是三通後連媒體都可與中國大陸的廣電集團簽約,互播雙方的節目,雖然台灣的廣播節目可以在中國播送,但中國方面的節目要在台灣播送,恐怕不是短時間就能達成。
去年兩岸直航,台中一廣播業者把握機會至廈門洽談合作事宜,不到一年時間,雙方就達成協議簽約,這也是國內首家最早與中國廣電集團有合作關係的廣播電台。
根據「今日新聞」2008年12月2日的報導,馬英九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對大陸播音,並間接接受大陸網民的CALL IN提問。這是馬英九總統首次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在空中向大陸民眾播音。換句話說,兩岸關係「內化」的輪廓已開始顯現,兩岸關係建立政治橋樑也漸漸落實。(http://www.nownews.com/2008/12/02/142-2372268.htm )
國民黨到臺灣之後,海峽兩岸就開始了一場持續數十年的宣傳戰。喇叭、廣播宣傳政策,骨肉至親隔海訴家常,「糖衣炮彈」漂洋過海,在人心最柔軟處,兩岸正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對臺戲”:海峽上空的廣播戰
1953年初,朝鮮戰爭即將結束。毛澤東把他的注意力轉向了臺灣海峽。當年3月5日 ,位於廈門角嶼島的對金門廣播組成立,而吳世澤就是角嶼廣播站的第一批播音員,長期的向金門的國民黨守軍展開「心戰喊話」。
吳世澤現在依然把「五條保證」記得清清楚楚:第一個是「保證不打不罵」、第二個是「保證生命安全」、第三個是「願意回家」的我們發路費、有「立功」的我們授獎……。在上個世紀50年代,吳世澤通過大喇叭把以上內容反覆播放,鼓勵「國民黨軍官兵弟兄們投誠」。隔著海面,在他前方1800米遠的地方,就是國民黨方面號稱有十萬駐軍的大金門、小金門等島嶼。
金門那邊後來也如法炮製成立廣播站,宣傳「三民主義」,並以「黃金」誘惑在廈門的官兵。雙方你來我往,就這樣從1953年起,隔海打了30多年的「嘴仗」,上演一齣「廣播對廣播」的特殊「對臺戲」。此外,雙方還會互相給對方戰士投放「傳單」和「土特產」、「衣服」乃至「收音機」等「糖衣炮彈」,想盡一切辦法「請君入甕」。
這是一個雙方高層都極重視的「第二戰線」。當年的老廣播員們現在回憶起來,在所有的廣播內容中,「國民黨軍的親屬喊話是最有震撼力的」。如今這些都成了黃花記憶裡的老照片了。
當年廣播員們大唱「對臺戲」的海邊,如今在春節時升起的是廈、金兩地同時燃放的煙花,兩地人民用這份燦爛互相問候,共慶新年。大陸海峽之聲廣播電台【註一】台長劉宜民、與台灣非凡音聯播網執行長朱淑華,98年12月16日在廈門共同對外宣布,雙方將攜手進行兩岸旅遊推薦、廣告代理等項目合作。朱淑華表示,和海峽之聲廣播電台的攜手合作,是為因應兩岸關係發展,各自把大陸和台灣地區的風景、人文介紹給彼岸的民眾,讓彼此間更加的了解,而不是猜忌。
兩岸廣播界攜手 拓展旅遊廣告市場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和台灣非凡音聯播網早在2008年六月就在福州已共同簽定《電臺交流新聞集散合作協議書》。(中央社2008年12月16日。(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4646555.shtml )
據此協議:(此協議內容經新聞局詹澄清科長表示;是為新聞稿及記者會的公開協定;實際播出內容並未送新聞局審議。此協議內容取自該台非凡音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安少宇部落格內文 。
一、非凡音聯播網每天轉播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節目部分內容,時間40分鐘。
二、兩家電臺共同製作大陸和台灣地區最美的風景及人文介紹等節目。
三、非凡音聯播網向台灣媒體推介、使用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的新聞稿件,以此建立海峽之聲廣播電臺新聞集散中心,讓台灣聽眾能夠獲得原汁原味的大陸新聞。
四、非凡音聯播網幫助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在島內進行收聽調查。
另一媒體包括「台中廣播電台」、「華視電視公司」與福建廈門廣電集團旗下的「廈門衛視」,則在今年3月24日,也同時舉行簽約結盟儀式,未來將結合兩岸廣電資源,全面介紹廈門、台中兩地的美食、旅遊與風俗民情。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旗表示:「台中廣播與閩南之聲兩邊結盟是台閩合作,華視與廈門衛視則是華廈合作,具有指標性意義。尤其台中跟廈門是兩岸之間距離最近的城市,這四個廣電單位合作是兩岸最親切的佳音,大家都說河洛話、閩南話,聽到廣播傳來熟悉的話語,感覺更加親切。」(3/24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LAND/BREAKINGNEWS4/4808096.shtml )
兩岸交流是全方位的,不僅廣電,還包括文化、教育、經濟等等的合作。台中廣播表示,未來廈門衛視與華視合作的節目,將充分介紹中部地方文化與美食,希望增進對岸人民對台灣的認識與興趣,創造陸客來台消費商機。在活動部分,廈門廣電集團每年都會舉辦閩南語童謠比賽「讀冊歌」,未來計劃共同主辦「讀冊歌大賽」,在閩南地區及台灣分別設立賽區,讓優美的閩南語童謠傳唱兩岸,促進兩岸的觀光交流。
對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國內電台受到大陸電台干擾的情形由來已久,過去因為兩岸的情勢一直無法溝通,如今在兩岸互動氣氛逐漸活絡的情況下,已逐漸柳暗花明,一改過去的干擾變成了合作關係。
後記:
除了對大陸廣播之外,央廣也正式對俄羅斯腹地播音。
即日起,俄國聽友在莫斯科可經由當地廣播電台頻道,清楚地聽到來自台灣中央廣播電台俄羅斯語節目,這項跨國突破,將使俄國友人更快速全面掌握台灣資訊,為台俄交流跨出一步。
去年底為各國際電台提供播出平台的英國世界廣播網(World Radio Network,WRN)公司總裁柯恩(JeffCohen)也到中央廣播,與董事長高惠宇洽談合作事宜,高惠宇表達了對俄羅斯境內直接播音的高度興趣。柯恩當時也回應返英後,將思考如何具體合作。
隨後就傳來WRN為加強雙方關係,將免費提供WRN在莫斯科自有的Russkij AM738頻率,於當地時間每天下午5時播出央廣俄語節目30分鐘。巧合的是,央廣俄語節目是在1994年3月28日首播,而WRN台灣之音開播日期就選在央廣俄語播出15周年時。
央廣表示,在俄國,央廣是唯一可以每天取得來自台灣資訊的外國媒體,無形中也為政府做了最大的「外交突破」。目前央廣每天透過短波在不同時間對中俄、歐俄播出台灣之音節目,對俄語有興趣的台灣民眾也可上網收聽。
【註一】: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成立於1958年,五十年來成為兩岸通報交流的空中橋樑,所辦的《空中立交橋》節目曾經轟動一時,成為兩岸廣播交流的典範。目前,海峽之聲廣播電臺擁有對臺廣播的4個頻率,5套節目和2個網站,是目前大陸對臺廣播覆蓋率最高的電臺。
設立於1958年8月24日 的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迎接五十週年慶生日。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台灣民意機構負責人王金平從島內寄來祝賀題詞“情牽兩岸,聲傳四海”。」
除吳伯雄、王金平之外,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等人士也為“海峽之聲”題了詞。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臺長劉宜民介紹,在建臺五十週年之際,海峽之聲將再次進行大幅度節目改版。特別是因應兩岸關係新形勢,推出「海峽之聲旅遊廣播」,以服務兩岸雙向旅遊和「三通」直航。同時,電臺還將積極開展與島內同行的交流合作,已先後與台灣十二家廣播電臺達成節目共同主持、製作、聯播等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