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買媒體 憂一言

聯合報

  備受矚目的中天、中視董監事變更案,昨天首度舉行聽證會,專家、公民團體質疑「跨媒體經營」恐造成市場壟斷與一言堂等效應,與中時集團激烈攻防,但據了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仍將在五月底通過此案。

  去年十一月,旺旺集團負責人蔡衍明入主中視、中天與中國時報三媒體,並依廣電法向NCC申請董事長、總經理與董監事變更,中時媒體集團認為這只是單純變更案,申請四個半月卻仍未通過,嚴重影響銀行借貸與股東會等運作。

  但NCC認為該案跨媒體產權,涵蓋報紙、雜誌、有線與無線電視,併購後在廣告營收產值排名超前,對內容多元化與言論壟斷將產生影響,且無前例可循,先舉辦聽證會,廣納各界意見。

  NCC邀請五位學者與媒體觀察基金會、台灣記協、消基會等公民團體發表看法,多數學者憂慮跨媒體經營帶來的負面效應,旺旺集團則由少東蔡紹中領隊輪番陳述意見,並由中視委任律師李念祖應戰。

  中研院研究員瞿海源直指,媒體亂象在於資本家霸占媒體,囂張控制言論,跨媒體經營負面影響已產生,並直批蔡衍明以媒體介入政治。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羅世宏則指跨媒體集中化有損內容多元、違反媒體市場公平競爭,員工權益保障也有疑慮。台大科際法教授黃銘傑說,此案可能引進一位多金的「富爸爸」援助媒體,進而引發不公平競爭,但現在股權已先移轉。

  中視委任律師李念祖則強力反駁,指中視與中時都是虧損,不管從廣告量或收視率比重看,在市場上都不算強勢媒體,且這年頭若不是富爸爸,誰買得起虧損媒體?不能因富爸爸就不准買,他並指媒體市場分散,媒體就算言論集中,在整個市場中也只是多樣言論中的一個環節,不會有一言堂。

  中時集團並強調,NCC審查的是負責人變更,但專家都當成審查股權變更,中視是上市公司,每天都有股權交易,總不能每個買股票的人都還要NCC同意,且跨媒體併購案,在余家時就已發生,為何「余家行,蔡家不行」,NCC與專家標準何在?

記者陳俍任/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