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上期剛報導英國第二大地區性報紙出版集團Johnston Press工潮不斷,未料第一大報業集團三一鏡報集團(The Trinity Mirror Group,下稱鏡報集團)現今也傳出同類勞資繃緊情況,事緣該集團剛宣佈計劃對旗下三份全國性報章實行大裁員,於是引發員工醞釀發動大罷工行動。

  兩大報業集團先後傳出工潮正反映出英國傳統報業當前的艱巨景況,在近年新興傳媒崛起搶奪讀者及廣告市場,加上近三年來英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雙重夾擊之下,各報業集團為求自保紛紛重整經營策略,除調配資源並頭開拓網路業務之外,一般都將旗下報紙停止擴張或進行緊縮,並將原有編採隊伍進行精簡合併,或與網路人手整合,以致裁員無可避免。

  在一向重視勞工權益的英國社會,任何大規模裁員行動,自必遭到勞方的強烈反對,工潮也不斷發生。更何況,鏡報集團此次裁員,人數眾多,被視為艦隊街(Fleet Street)近年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行動。艦隊街過往曾是英國絕大多數大型傳媒的總部所在地,雖然自80年代起,已有多家傳媒陸續遷離,但自今仍不失為英國傳媒業一個重要的象徵地域。

鏡報集團三報裁員將近40%

  鏡報集團是於6月10日宣佈旗下三份全國性報紙《每日鏡報》(Daily Mirror)、《星期日鏡報》(Sunday Mirror)及《人民報》(People)將會推行一個新的多媒體編輯制度,在新措施下將裁員200人,其中長俸職員140人,非長俸僱員60人。三報現有新聞工作人員554人,即裁員將近40%。

  該報業集團宣佈已作出重大投資,引入一套線上編輯排版系統“ContentWatch”,可以同時製作多媒體平臺的優質內容,亦可維持每一份報章的原有品質、風格及獨特性。

  在新安排下,三報續由各報現任總編輯主理,不過,其下則會將部份的編輯工序外包給一間合作公司,同時各報原有採訪組和專題組將會合併,共同負責新聞及專題報導。另外,各報網路版和出版製作組也進行合併。

  在此之前,鏡報集團旗下在利物浦及伯明罕的地區性報紙已經率先實行了類似的合併制度,而過去幾年便已先後裁撤了數以百計的工作職位。

  鏡報集團表示,此計劃有90天諮詢期,並推出一個自願離職方案供員工考慮,可在7月9日前參加。

  《每日鏡報》總編輯Richard Wallace表示:「我們的未來就是一個多媒體,我們必須自我演變成為一盤靈活的媒體業務,既要掌握發展機遇,亦要好好迎接我們現正處身其中的多媒體世界的各種挑戰。」

  他說: 「我們的傳統性技能和工序必須作出因應改變,擁抱新興平臺,這才可將我們各報辦好。我們不可墨守成規,而要不斷向前演變,將我們創刊已一百多年,歷史悠久並譽滿全球的報紙,保持名實相符,繼續成功辦好。」

兩大記者組織同表反對

  消息公佈之後,英國新聞工作者兩大代表性組織—全國記者工會(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和英國記者協會(British Association of Journalists)馬上提出強烈不滿。

  全國記者工會秘書長Jeremy Dear表示: 「該三報去年還盈利超過7千萬鎊,而單是發給一小撮高層行政人員的薪酬也動輒以百萬鎊計,在這種情況下竟然現在宣佈將大批既優秀又勤奮的工作人員丟入廢紙簍,真是可恥之至。」

  他說:「一個多媒體如無優秀的多媒體新聞工作者,簡直就是自取滅亡而已。」

  「此一瘋狂大裁員足以警醒各全國性或地區性報紙的新聞工作人員,原來鏡報集團引入Contentwatch之類的新編輯排版系統,以及Johnston Press報業集團引入ATEX系統,其背後的真正目的,只是削減成本而已。」

  英國記者協會亦發表聲明指責鏡報集團大規模裁減編採人員等同對三報“挖心肝”,毫不合理。

  聲明指出: 「鏡報集團竟然能夠想出將一流全國性報紙的編輯實務和畫版工作,交由一些外包工廠進行,可想而知,該報業集團由Sly Bailey總裁為首的管理層是多麼不認識優秀新聞工作的有關需要。…資方只顧眼前利益而將報紙及新聞工作者犧牲了。」

  英國記者協會隨即召集設在鏡報集團的分會會員舉行緊急大會,會上通過了將會通告各會員投票決定是否採取工業行動。

  面對員工反對及工會組織醞釀罷工行動,鏡報集團的發言人表示: 「此一改革引起顧慮,是可以理解的。在當前的重大過渡時期,我們將會傾力與所有受影響員工及其代表進行諮詢工作。」

可參閱報導:

Mirror to have strike vote amid ‘sweatshop’ fears – Journalism news and jobs for journalists – Press Gazette

BAJ: No justification for ‘rape’ of the MGN titles – Press Gazette

(作者曾在香港從事電視新聞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