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育部修訂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媒體識讀」首度專章列入正式課程,包括言論自由、新聞自律、媒體近用權等新聞學基本概念,讓青少年學習當個聰明的閱聽人。在媒介充斥於日常生活的今日,傳播媒體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已逐漸深遠。讓青少年知曉媒體運作的基本常識,如何分辨真偽,而不被媒體亂象及不當內容潛移默化,是傳播圈與教育圈所希冀的。因此,對於傳播圈與教育圈而言,將媒體素養教育向國教體系推廣,在教學現場實踐,更為重要。世新大學將在一百學年度設立「媒體素養學程」,招收中小學教師或媒體從業人員,希望可以培養更多媒體素養教育的種子師資。此為繼世新大學設立了媒體素養教學資源網,和推動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師資培訓等之後新的規劃。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表示世新大學已將「媒體素養」設為大學部必修課程,發展順利,因此考量將最基礎也最為重要的「媒體素養」推廣至碩士在職專班。關於媒體素養向國教體系的推廣,目前教育部委託世新大學及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共同執行八大特色中心,為教師舉辦三天密集的課程教學,雖然助於媒體素養知識的推廣,但是如何讓教師可以在教學現場實踐媒體素養教育,影響青少年,是需要專業與正式的訓練。因此,陳清河認為設計專業學程,是更為妥善長久的作法。

  「媒體素養學程」以中小學教師或媒體從業人員為主,陳清河說明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有六個系擁有碩專班,其中資傳系、廣電系、新聞系三系的網路、電視、新聞方面的專業和媒體素養息息相關,因此選擇此三系共同推廣媒體素養課程。學程安排每系各提供兩門和媒體素養相關的課程,一系兩門六學分,學程共有十八學分,課程包括資傳系的「網路社群研究」、「數位典藏與創新加值」;廣電系的「傳播符號學」、「電子媒體批判」;新聞系的「傳播權與媒體近用」、「新聞識讀」。教授此六門課程的老師擁有教育背景及領域專長,課程內容會包括相關教案的設計,課程時間也可以配合老師們的作息,考慮周末上課。讓希望獲得碩士學位的教師或是媒體從業人員,進入碩專班後,輔修「媒體素養學程」,不僅可習得資傳、廣電和新聞的專長,畢業後授予學位,也擁有媒體素養的學程證書。

  世新大學一百學年度的資傳系、廣電系、新聞系三系的碩士在職專班將聯招,一年每系招十九位學生,其中撥出九位作為「媒體素養學程」生,計畫一年至少有二十七位種子教師,同時也歡迎其他院系學生輔修此學程。資傳系、廣電系、新聞系三系碩專班聯招考試為求公平,將規劃為筆試考國文一科,並且口試,最後依學生志願分發至各系。

  推廣「媒體素養學程」的過程中,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和院內各系、世新校方及教育部協商溝通多次,終於規畫出目前的藍圖,陳清河表示未來會主動宣傳「媒體素養學程」,計畫藉由目前媒體素養專案、和中小學校方接觸等各種管道的宣傳,使更多人知道。並且必須讓對此學程有疑問的學生全面了解,所以在簡章及宣傳上必須說明清楚。「媒體素養學程」就是媒體素養專業的教育學分,種子師資藉由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媒體素養教案設計的研習,將「媒體識讀」的概念更靈活地實踐於教學現場,可以教育出更多聰明的閱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