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長期培養國片觀影人口,由新聞局主辦、中映電影公司承辦的「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今年已邁入第四屆。首波活動特別舉辦「種子教師培訓研習營」,鼓勵中小學教師將影像融入教學,開發多元的教材,進而培養師生對影像媒體的認識、鑑賞、識讀乃至運用影像表述的能力。
   「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種子教師培訓研習營」北區會場,與談講者為政大廣電陳儒修教授及《眼淚》導演鄭文堂

先天環境不佳 影像教育難扎根  

  「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的目標,是藉由計畫推廣優質的台灣電影,培植更多台片觀影人口。

  然而,「扎根」似是較為偏狹與保守的意涵。如果扎根是「向下、向內」的意象,計畫推及的對象應該不僅是「年齡層向下」與「向校園內」的,而可能還納入更多社會底層弱勢的農漁民、老人、勞工、傷殘與都市中心以外偏鄉的、社區的空間,且時間向度也應從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拉長至終生學習教育。

   中映執行長陳德齡坦言:「新聞局這個計畫以政策面來看,並未有如此細緻的考量,要通盤考量,計畫尋求扎根的意義才會具體發生作用。但目前還沒有明確針對電影教育的國策或是最高的統籌機構,因此每年要克服的問題其實很像。」連中小學學校裡老師對如何取得教學用電影版權及有沒有足夠採購影音產品的經費預算等基本問題,都讓教師兩手一攤、束手無策。因此新聞局委託中映電影公司扮演執行策劃與經驗傳承的窗口及平台,並設計「台灣電影現況、製作與行銷」、「電影如何應用於各專業領域科目教學」等課程實務研討與個案分享,引薦適合作為課堂教學的影片。

  陳德齡指出,「看電影」這件事目前還停留在基礎建設的階段。「(我們)需要告訴並教育學校什麼樣是一個好的放映場所、放映規格、設備與場地需要什麼條件、同學需要做什麼觀影前準備。」在這之後,才能真正展開如何引導師生學習閱讀及解讀影像的奧秘。而這些問題,都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與心力克服,同時還需要國家投入更多的資源協助。

影像教育缺乏資源、教材,種子教師難為無米之炊

  無奈的是,主管機關並不重視影像教育,挹注的資源亦十分有限。舉例來說,「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相較於新聞局補助電影拍攝的經費,只是一個很小的案子。而「種子教師培訓研習營」北、中、南、東各區域場次只開放50名,總計200名,但事實上光各場次報名就超過200名,總開放名額不到全國中小學教師總數的1%,嚴重限縮教師研習的機會。

  另一方面,對新聞局而言,通常會認為電影教育是教育部必須主導推動的,而非新聞局的主要業務。但教育的事情涉及更廣,並非投入少量資源就期待會產生巨大的教育推廣效益。做為計畫承辦單位,陳德齡感嘆地說:「這需要以更長遠的視角和高度,去評估、思量與決定電影教育政策的方向和健全『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常常很無奈,僅能做好屬於活動承辦的這個執行角色、任務。」

  此外,現在仍是一個升學導向的教育體制,「看電影」常被僅視作純粹為了娛樂的生活消遣。因此,承辦單位得在教育體制中去應變,嘗試不同的推行方式。譬如,去年舉辦中學生電影研習營時,因學生假日必須到補習班上課,造成很多中途離席的狀況;於是今年改利用各校週會時間放映,果然得到學生們熱烈的迴響。陳德齡笑說,扎根計畫的任務,「就是要讓大家專心的看電影!」

  全台巡迴的過程中,曾遭遇中學教師冷漠消極的參與,教師出借播映場地、叫了幾位學生來看電影,同學們對活動可能也不清楚,以為是免費的電影放映,卻因播映的電影跟一般好萊塢商業電影相差甚遠而興致缺缺,很可惜沒人能夠繼續引導他們。

  一家電影公司的力量有限,每年巡迴計畫結束後,如何讓中小學影像教育持續成長茁壯,才是考驗的開始。陳德齡不諱言:「往年只停留在分區辦系列活動,活動結束,老師們也散了,無法知道老師們回到校園後,是否能將工作坊心得融入於教學當中。」

  陳德齡認為,「回到計畫本身,師資才是一個主要問題。」尤其老師們的教學壓力很大,這樣的研習營機會其實不多。雖然教育部規定教師的進修時數,老師們也一直參加研習,但真正有系統化設計的影像教育、教學的課程其實是相對稀少的。即便參加過工作坊,回到學校首先面臨到的問題依然是「教材在哪裡?資源在哪?如何應用?」另一實際的問題是:「一堂課一般是50分鐘,看一部電影就不夠了,如何騰出充裕的教學時間?」

建置虛擬「影像教育資源網」 增加線上學習機會

  對於教學現場常遇到的時間、空間限制,教材匱乏問題,扎根計畫正著手規劃建構「影像教育資源網」。陳德齡表示,既然國家制度沒有一個整合統籌的單位機構,那麼就創建一個具體而微的虛擬空間代替吧!跟一般電影網站不同,除了規劃電影及電影史知識進修單元外,網站將以讓教師運用影像至課程的角度出發,彙整現有電影資源及教學素材,把既有影像融入教學的個案經驗、教案整理,提供教師各種資料查詢、檢索、觀摩、諮詢的服務。同時「影像教育資源網」也能較系統化施行後續觀察、回收「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推動的實際情形。陳德齡提及,目前已陸續與中小學教師洽談合作,吸收他們研發影像融入教材的經驗。譬如有教師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延展出跨文類的互文閱讀,或是看完電影後讓學生進行創作,由影像教學的豐富性開拓年輕學子們的眼界。

  展望「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的未來,陳德齡期盼未來有越來越多種子教師具備影像資訊處理,及影像教學的能力。如此才能真正落實中小學的媒體素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