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0年代,西方國家便開始推行讀報教育。所謂讀報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報紙當作教材,透過讀報的方式來擴展孩子學習新知、提升寫作能力。這樣的學習方法,早被先進國家視為是一項重要的教育方式。 而瞭解到讀報教育的好處及重要性之餘,在實際進行讀報教育推廣時,卻往往要面臨現實上的一些難題,有待克服。首先,進行讀報教育時必須考量,什麼樣的報紙適合做為教材?其次,怎麼樣養成學齡的孩童讀報的習慣,以及在態度上喜歡讀報、主動讀報? |
本次特別以新竹縣田寮國小的陳秋秀老師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所實行的讀報教育推廣過程做為例子,來說明策略性的教學和推廣往往能帶來更大的成效。 為了能夠有效推展讀報教育,使得讀報能夠確實形成幫助孩童的學習能力,陳秋秀老師以課堂班級上12名國小四年級學生作為推廣和研究的對象,她透過教學設計以及行動研究的規劃,最終成功的使小學生們從消極讀報,提升養成主動讀報的習慣。陳老師特別用親身的經驗,與讀者進行分享她的作法。 |
2007年陳老師申請到了國語日報讀報實驗班,讓班上每兩位同學就能每天有一份國語日報可以閱讀,這首先解決了進行讀報教育時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什麼報紙適合作為教材的問題。即便有了適當的報紙提供學童閱讀,然而,陳老師透過近距離觀察發現,讀報初期同學們普遍處於被動的狀態,這使得讀報教育的效果不彰。為了改善這樣的問題,陳老師開始嘗試採取教學行動策略。這樣的
行動策略可概分為兩階段:
一、第一階段的讀報教育
為了建立學童主動讀報的習慣,陳秋秀老師於2008年3月初到四月中進行的作法,以及面臨的問題:
1.安排固定的時間讀報:陳秋秀老師特別與校方進行溝通,尋找課外每日至少十分鐘能夠進行讀報教育的時間,於是利用每週一、二、五的午休時間,以及週三、四早上07:30至50的時間,定時讀報;
2.每週剪報與分享心情:每週剪報一次,要求同學們要完成一頁的剪貼,並且應寫出自己的心情短文,同時送給同學剪報;
3.讀報問答活動引興趣:每個週三、四早上07:50~08:20的時段,將全班分成六組,每兩人一組,各組根據讀報教材提出兩個問題,進行問答遊戲;
4.每週五賞析精選文章:每週五固定上作文課,陳秋秀老師利用作文課的一些時間,請學童針對國語日報每日精選文章,進行文章的閱讀和賞析,以此指導學生寫作概念。
第一階段的讀報教育推廣活動,實行的結果面臨諸多的問題,包括讀報時間仍然不固定,此外透過不定期提醒小朋友讀報的方式,都無法養成學童主動讀報的習慣;進行剪報分享活動,孩童往往只會與原本就跟自己要好的同學分享,效果未能擴及其他同學;另外,單一的讀報問答活動進行久了,難以再吸引學童的熱烈參與;而賞析的活動安排,因為時間不足,多是老師講述分析而少能形成同學分享討論的情況。基於第一階段讀報教育推廣所遭遇的種種問題,陳秋秀老師特別重新設計讀報教育的教學內容:
1.每日固定晨讀報紙二十分:晨讀二十分鐘的規畫擴及全校,全校師生每日晨讀二十分鐘,而四年級學生每天一到校就開始讀報至07:50,一週晨間閱讀一百分鐘;
2.以文會友關懷剪報增凝聚:於五月初發放12張圖畫紙給每個同學作為剪報使用,每張紙要編上班上每位同學的座號,剪下適合該座號同學的文章,還要請同學說明為何這張剪報要送給某同學的原因。在06/25日那天分別送給其他同學和老師。而收到剪報的同學也要向對方表達謝意;
3.「一字千金拍賣報紙」換口味:於每週三或四早上07:50至08:10實行「一字千金拍賣報紙活動」,遊戲設計拍賣者和買家兩種角色,擔任拍賣者由兩人一組,針對報紙的一篇文章,拍賣者一人進行引言、另一人算同學分享該篇文章之心得或大意的字數,買家說越多越能夠擁有該篇文章。最後看誰的文章最多就成為大富翁,可以得到老師提供的獎勵,以此鼓勵學生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4.讀賞析找特別點提升寫作力:國語日報的週末寫作教室,每週刊載一個主題,六篇與主題相關的學生投稿文章,外加評審老師提供賞析與作文指導。老師請小朋友閱讀文章與賞析最後找出六篇文章中哪一篇文章最特別?特別點在哪裡?在每週五的作文課中進行討論(討論前請同學事先閱讀劃重點),請同學將討論和閱讀的心得,轉化成有創意的題目並且試著為事件的描述尋找特別的切入點寫成作文內容。
經過兩階段的讀報教育推廣的嘗試和修正,陳秋秀老師請學生彼此自我評量並且加上教師的觀察,她發現到讀報教育帶來許多正面的學習效果,包括:
1.每天固定時間晨讀(報紙),建立主動的讀報習慣。
2.製作以文會友關懷小書,同學互動機會多,彼此更懂得相互關懷也凝聚了班級氣氛。
3.利用文章賞析、發現文章特點,讓同學寫作力在質的方面能提升。
4.讀報教育讓學生在知識層面有所提升。
5.利用讀報活動經營班級,激發同學「積極主動」的處事態度。
上述的種種效果,除了相當程度說明了讀報教育的學習效果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陳老師的實地讀報教育推廣實踐,能夠有助於想從事讀報教育的老師及家長們多思考,如何運用方式來使得讀報教育能夠確實展現出它應有的成效。